谈成了一笔大买卖,唐董的心情十分好,他知道若不是有苏忻和姚老夫人这层关系在,唐记的糖想要进入省城的百宝阁估计只能是元宝糖那个样子的才行。
在回去的路上,唐董忍不住问苏忻:“忻哥儿,有了百宝阁的单子,我觉得只有咱们现在这些人做糖怕是不太够,你有没有什么法子既能让其他人参与做糖,又不泄露咱们的方子?”
苏忻并没有如唐董所愿说出什么方法,他摇了摇头:“小舅舅,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现在大海哥他们还没能把糖做熟练,你就先别想那么多,增加人的事以后再说吧。”
“其实等大海哥他们做糖熟练了,他们的速度自然能提高的,他们虽然力气不如亮子哥那么大,但是算起来也能一个顶我和椿婶两人,做软糖不看中力气。”
想要守住方子不容易,不管是调色、调味,还是拉糖、煮糖,一旦找了信不过的人,就很容易泄露出去,只言片语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唐董闻言失望且无奈地点点头:“是这个道理,忻哥儿你说的对。现在大家都才刚知道咱们唐记的糖,觉得新奇,买的人多,说不准以后买糖的人会没有现在没有这么多,还是暂时不多找人好了。”
第114章 豌豆黄
唐董的脑子经过了最初的发热之后,在苏忻的劝说下渐渐冷静了下来:“现如今许记已经开始学着做咱们唐记的糖了,要是等他们以后彻底弄明白了字糖是怎么做的,来咱们唐记买糖的人就会变得更少,到时候做多了糖卖不出去反倒是不美了,不如就暂时这样吊着大家的胃口吧。”
其实苏忻不让唐董多找人学也有这个意思在,这些做糖的办法也都是后世的人慢慢想出来的,不是突然一下变出来的。
在这个时代有了唐记的糖在前面引路,相信这个时代的做糖师傅们研究研究也能明白这些糖的做法,唐记能一枝独秀多久只是时间问题。
不同的是唐记有苏忻这个能作弊的家伙在,至少可以保证几十年里不会因为新意竞争不过别人败落,苏忻也会在以后尽量多发现几个有做糖天分的人,把各种做糖的方法、原理教给他们,好让唐记的糖能够长盛不衰,成为一代经典。
放弃了多多生产的糖的想法后,唐董开始思索这这些天找他定了糖的跑商单子,想试试看能不能挪一挪,尽量把百宝阁的单子往前放一些。
比起不稳定的跑商,像普方寺、百宝阁这样的大宗买卖要更稳定得多,能先满足就尽量先满足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