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诚居然又在家,今晚的晚饭也迟了,院子里的人就凑合着吃一点。
杜从宜一边和来安说话,一边问:“等东宫的事情过去后,就是过年了。真是个多事之秋,闹的年都过不好。”
赵诚稀奇,她还惦记着过年?汴京城里都哭丧呢,哪有她这样的,觉得烦死了,影响到她的生活了。
心里无阶级,看谁都不觉得厉害。
这孩子心态还是很好的。说明他养的不错。起码精神上没有任何被影响到。
“今年过年就别指望了,宫中都不挂红,更别说汴京城。”
杜从宜其室也就是随口一说,只要赵诚不刻意提醒她别胡说,她有时候是意识不到这种小问题的:“那明年开春南下,没影响吧?”
赵诚:“那应该没有影响。”
杜从宜一整天都在正院里,中午也没有休息,确实觉得累了,早早就睡了。
反而进宫的婆媳两个在辰时,两人又凑在正院里才吃晚饭。
邬嬷嬷让人把温着的蹄花汤端上来,再加上小菜,配上金丝面。
老夫人看着没见过的菜色,笑着说:“这是哪个院子里的吃食?”
昏黄的灯光下,邬嬷嬷笑着说:“诚哥媳妇下午就准备了晚饭,说等你们回来吃,说这个汤不怕时间久,最适合您吃,大娘子也尝尝。”
邹氏笑着说:“他们两个就爱研究吃的,月娘整日闹着要去五哥院子里去玩,说是有很多好吃的。她刚换牙,我怕她乱吃,拘着她不让乱跑。”
老夫人尝了口蹄花,蘸了蘸水,确实入口即化,鲜香微辣。
这些不是上台面的吃食,端王府里从前肯定是没人吃的,因为处猪脚就非常费功夫。
老太太吃着觉得真的不错,最后吃了一整只猪脚,又喝了汤已经饱了。
大娘子尝了口笑着说:“确实不错。这个比较费功夫。”
老夫人问:“今天家里没事吧?”
邬嬷嬷:“都挺好的,今天容姐还回来了一趟,几个小辈一直在这儿呆着,小五媳妇守到你们回来才走。”
邹氏笑说:“她是个实诚孩子,做事一板一眼的。”
老夫人:“没出事就行。明日说是等通知进宫,听静安长公主的意思,多半是不让进去了。让老大小心些吧,今日连高皇后都没见到,宫中的人都没露面,都谨慎些吧。”
邹氏点头:“母亲累了一天,早些休息吧。”
老夫人也催她:“好了,我好好的,你也别来回跑我这里了,我好好的,你快回去休息吧。”
等邹氏走后,邬嬷嬷给她按摩腿,果然腿有些肿,她叹气:“上年纪了,站的久了就捱不住了,不中用了。”
邬嬷嬷笑着说:“这是哪里的话,您也不看看咱们府里和和美美的,这不都是您的功劳?有些功夫都是下在了人看不见的地方,那才是厉害。”
老夫人笑着说:“你就哄我,我能有什么功夫,今天真没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