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的奏折中细细奏报了这次的战况,虽然伤亡很大,统制官战死十三名,战损也大,但是这一战胜了。胜了就证明这条路是对的。
宗瑞问:“高娘娘问官家今日要不要去看看吴娘娘?”
高皇后还是不死心,夏季又选了新人入宫,还是期盼着后宫能诞下皇嗣。
赵策:“不去了,让皇后早些歇息吧。”
后宫的事情,赵策已经不强求了,他的身体他自己知道。
宗瑞有些黯然,但还是劝说:“官家保重龙体,北方大胜,来年必然是好兆头。”
赵策也隐隐有些动容:“朕要去和先帝说一说,北方胜了,这次河北路、辽东都要收回来。丢了的,都会收回来。”
宗瑞听的险些落泪。
第129章 可战
正月十三,北方大捷,大名府四方城门大开,满城相庆。
吴阶出太行山,吕本骏出真定府,韩彦打扫西路战场,辗转从太原府东进,四面夹击,大败金军于德州北部。
金军主力被灭,向北退走,吕顺引大军北上追击。
正月十九,大军攻入沧州。
赵诚在正月十五渡河北上,一路抚军抚民,从德州,到沧州,再从沧州到达燕城外。
吕顺打到现在了才和他说了句真心话。
燕城不好打,这是辽国国都,除非灭辽。灭国之战,你舅舅心里门清,所以才根本顾不上管西路的战况,丢下一切,引主力军东出太行山,要与我来争这个灭国之功。你们舅甥不得了啊。
赵诚看着他,并不在意他的话,而是很肯定说:“那是因为官家对燕城,势在必得。”
吕顺点头。
耗时几个月的南北之战,东路的功劳其实并不显著,西路军的帅臣吴阶不辜负官家的破格提拔的赏识,这次大败辽军。而且还能支援东路军,可谓是风头无两。
到时候论功行赏,吴阶是头一份。
所以吕顺对吴阶有牢骚,而对吴阶的亲外甥赵诚,也十分很客气。
赵诚对整个河北的状况粗略了解了一些,只知道这边不好管,河北各族杂居,辽人、金人、锡族、蒙兀人、契丹人混居,文化风俗和南面其实已经大不同。
他不懂兵事,不参与管,对军中的事情向来不碰。
所以和吕顺闲谈后,就要去忙自己的了。
来年春天都要来了,他不知道自己盛夏的时候能不能回家。
杜从宜正月十五收到了他的信,因为收到信的时候,北方大捷也一并传入汴京城。
城内的气氛空前高涨,和一整个冬天完全不同。
听说二月二,到时候东华门外会有庆典。
听说到时候官家和娘娘会出席。
每天都能听到一些新闻。
杜从宜收到信终于放心了,放心人没事,也放心战事结束,总之她和赵诚能太平过完这一生。
究竟放心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
陈氏因为回了趟娘家,带回来很多礼物,特意给杜从宜来送,来的多了,她也习惯了,攒了一肚子八卦和杜从宜说:“我昨日回娘家,居然听到了咱们府里的闲话。”
杜从宜好笑,问:“咱们府里能有什么闲话?”
陈氏凑她耳边:“二房的事,说来也好笑,你说六弟妹整日在家,闭门不出,但六弟住在安平郡主府上,竟然一直不回来,而且安平郡主的夫君是工部的人,去年入秋就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