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恪行迟疑着接过,看着上面的字,读出声来。
“你A做得很好,B也不错,能看出来……但对于C,如果能够……就更完美了。”
不解地抬起头,问:“什么意思?”
“给人提意见的公式。想要别人接受你的意见,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夸奖他。你看——”
蒋小城给他做解释。
“一个人完成某件任务,总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A和B代表做得好的地方,这个省略号后面加一点夸赞的话,表示对这些好的地方的肯定。C呢,代表对方做得有缺陷的方面,后面的这个省略号是改进意见。”
蒋小城解释完,又给他举例子。
“学生的一份作业,肯定有优点也有缺点,嗯……她的优点是什么?”
钟恪行着实想了一会儿,说:“格式是正确的,参考的文献也很多。”
“那到时候可以这样和她说,你的文章格式排得很好,列举的参考文献也很多,这很不错……嗯……能看出来你认真的态度,也确实下了很多的功夫——她有哪方面的缺点吗?”
这一回钟恪行回答得很快。
“主要是叙述方面,缺乏对前人研究方法、成果的系统梳理,也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那……接下来可以这样说——在文章的叙述方面,如果能够把前人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系统地整理出来,再加上你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就更完美了。”
“我是客户执行么,经常要把客户的意见反馈给创意那边,所以沟通方面的经验有一些,这个公式不能说是百试百灵,但应该有点效果的。”
“还有就是,”蒋小城继续道,“据我观察,很多人都是习惯保护自己的观点的,所以有的时候,我觉得,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告诉他怎么做更重要,就是要和他讲清楚,你提出这个建议的出发点是什么,这样他会更容易接受。”
钟恪行也觉得这些是可行的方法,“好,下次我试一试。”
两个人又默默吃了一会儿,蒋小城想起钟恪行方才说的话,又问:“你从小到大,有遇到过让你印象很深刻的老师吗?”
钟恪行回答说:“当然有,有很多。”
“那印象最深的是谁?”
“印象最深的……是我读博时的导师,他是一个很……”钟恪行顿了顿,像是在找一个合适的形容词,“他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而且很有钻研精神,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深夜才离开实验室,连坐飞机的时候都会读文献,我甚至在凌晨三点收到过他的邮件。”
“这么辛苦?”
“也许他不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吧。”
蒋小城说:“我大学时候,每上一门新课就会认识一个新老师,但除了上课,和他们也没有什么交集。反而是我的初中班主任,我记得很深,他教我们数学,大概……嗯……四十多岁。他很凶,尤其是对班里的差生,那时候我们住学校的宿舍,班主任会到寝室搞突击检查,要是在谁的床柜里发现了香烟,就狠狠地训他一顿。所以当时有同学很讨厌他,背地里给他的自行车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