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京城到处的墙上被贴上了康熙亲手所写的[告天下学子书]。其中最为吸引学子的还是那一句:《四书章句集注》从明年科举考试的答案注解上被取消,学子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选择旧式试卷和新式试卷作答。
至于新晋进士们需要经过二次考核才能进六部各地工作的事情,还不在这些学子的考虑范围中。
至于其他在文中所说的,例如将在京城开办图书馆、出版社,和一所中央学堂,则让学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觉得单独的字都认识,分开却是完全不知道什么含义。
和康熙认为会马上引起轰动的中央学堂相反,最先引起瞩目的反而是京城图书馆。
随着京城中南门附近预留的空地开始修建建筑,加上知情的官宦子弟开始在各种吟诗会中夸夸其谈,很快图书馆是给广大贫困学子免费借书一事深入人心。
京城的贫民百姓和从外头来的贫困学子,都一个个巴巴的,只恨不得每日盯着这座图书馆早日能够建成好进去看个究竟。
心思巧妙的商贩们已经买下了周末的铺子,都是喝茶的茶馆或者吃饭的酒楼,也一心只求等着图书馆开业也可以一起大赚一票。
倒是被康熙寄予厚望的中央学堂无人问津,中央学堂的第一期学生,主要招收的都是有一定文化基础或者见识的匠人后裔,还有一些出身贫贱但是有志向从事会计、工匠、农务、水利工作的老百姓。
所谓会计,即是从事财政事务的从业官员,康熙采用了后世‘会计’的名称。可这样一来,与工匠之类的放在一起,让不明就里的老百姓第一反应却是学出来当账房先生用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三样工作,说白了都是泥腿子,着实和一般人所想的那些个坐在高堂之上的官员差距极大。
因此,报名的人大多是在郊外农庄早就知道内情的匠人和其亲属,外面极少有人来报名读书。
对此,很快一道圣旨又从宫中传出:皇帝将亲自出任中央学堂的第一任名誉校长,户部侍郎兼侍读学士林如海为中央学堂第一任校长,凡是经过中央学堂考核,在中央学堂学习合格生将录用至户部、工部实习,实习合格者可转正为官。
消息一出,原本还想要观望一番再做决定的官宦人家险些将林府的门槛都踏平!
要知道豪门世族中多的是科举无能,最终只能沦落成一般老百姓的偏支旁门,如同荣国府一般能让贾政蒙荫入仕的仅仅数人罢了——看看荣国府宁国府现在的旁支过得有多凄惨就知道后果!
还有一些几次三番参加科举却没有中举的学子,也此刻开始心痒痒了——他们当然不愿意去当匠人,可是若是通过考核就可以去六部当官,到时候转到别的部门甚至回到地方上去也是有可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纷纷的赶到报名处报名。
原先被众人看不上眼的四门课,尤其是会计一课,瞬间报名人数就破百,到了第一期学生报名的截止时间,居然足有两三百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