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分卷阅读233(1 / 2)

!!如今可是贞观元年了!

看着眼前干干瘦瘦的杜公,李世民不由地悲从中来,大声哭嚎。

杜如晦一愣,这是……这是怎么了?难不成陛下其实是后知后觉?并非对自己的生死完全不在意?

尉迟敬德:……这杜公夸什么不好,看吧,把陛下搞哭了……

他这个大老粗熟练地从自己的胸前抽出一方丝帕,准备抢先在杜如晦之前递给陛下,然而下一刻,他便听陛下道,“杜公,贞观四年,四年啊,你怎地这般早逝……”

杜如晦:……??!!

尉迟敬德:……得,这丝帕还是给杜公吧!

杜如晦无奈道,“陛下,臣已经看过医师了,暂时没什么问题。”

“当真?”李世民尤自不信。

“……当真。”

君臣哭哭闹闹一番,天幕下百姓仿佛预见到了太宗皇帝病逝一般,一个个都红了眼眶。

太宗:……

一更!!!

状态不佳……

第134章

【贞观初年的灾害虽然频繁,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只要积极做出正确的防御措施,那么灾害可不可怕的问题便只在人心了。

在太宗皇帝的感召下,地方官员与百姓同艰共苦。

太宗皇帝曾经说过,国家能不能安定就看国君的德行,君王如果有很多的欲望,老百姓就会受苦,君王要是无为而治,克制自己的欲望,老百姓自然就会快乐。

所以无论是在国家强盛,还是国家灾患当头,太宗皇帝所想的无非仅是百姓而已。

正因为如此,太宗皇帝派遣前往各地赈灾的官员都是精挑细选过的,慎重再慎重。这些官员大多是清廉公正的。

比如,邓州。邓州地区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诸葛亮、张仲景、张衡等都出自邓州。

然而邓州百姓在灾害年间几乎是十不存一,非常萧条。

太宗派遣陈君宾去那里当刺史,而这位刺史到任才仅仅一个月,离家背井、四处流亡的灾民们都纷纷回乡了。

到了第二年,邓州地区的百姓甚至有了余粮,而相邻的蒲州、虞州地区的百姓也被吸引来了。】

李世民闻声,大喜,赞叹道:“陈卿擅抚慰百姓,甚好甚好。”

陈君宾乃南朝陈氏皇族,武德元年时举郡归降大唐。

房玄龄皱眉,“陛下,这东阳公此时在洺州当刺史,若是要将其调任到邓州,估计洺州百姓会颇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