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分卷阅读104(1 / 2)

她面上不显,而是抬头看向了对方,笑盈盈地应了下来。

“正是,先生怎么忽然提它了?”

“古今演变,字都是由象形到表意,趋于简便,后世推行简体,也是大势所趋,我看军中教学之字,整体都还不错,可有一些却简的极为不妥。”

常詹眉宇间有着难以掩盖的反感,他将所写的简体字递给刘琰,道:

“字有六体,曰象形,曰指事、曰会意、曰形声、曰转注、曰假借,皆有可溯,可这‘凤’字,以‘又’代‘鸟’,虽是简便,却模糊了象形,不仅与古字,与鸟形毫无关联,更失了字的本意!还有这‘风’,其内的‘X’又是从何而编?还有……”

一连串指出来七八个不合理的字,常詹总算是停了下来,他口干舌燥,端茶饮过,这才继续说道:

“真人,文以载道,字非小事,若不想日后生有大祸,还请更此不足。”

“大祸?”

刘琰眨了眨眼,她没有将对方所言视为危言耸听,而是扫了一眼对方上课时所写的金文到隶书的演变,边思索着对方的目的,边问道:

“还请先生为我解惑,字有不足,会生何等祸患?”

第53章 需要一个才女

常詹询问道:“真人可知《尚书》?”

“为五经之首。”

刘琰颔首:“想来先生也应极为精通吧?”

四书五经成为官方指定的教材,其实是在宋以后,汉朝从汉武帝推崇儒家,但只设了五经博士,从西汉到东汉,都只是以教授,解读这五本书为主,由此还衍生了各种教派之争。

“只是略懂,不敢称精通。”

常詹摇了摇头,他斟酌片刻,开口道:

“此书汇夏,商,周三国上古贤人治国之典、谟、训、诰、誓、命,相传此书由孔子所写,共计一百余篇,可暴秦焚书坑儒,禁民间传书,后又经项羽一把大火烧了咸阳宫,直至高祖执剑立国,才由伏生默出其二十八篇来,此为今文尚书。”

“后来鲁恭王扩其宫殿,在拆孔子故宅墙壁时,又发现尚书残卷,为诸侯六国之字所写,便被称为古文尚书。后经孔子后人孔安国整理,献于朝廷,自此,便有了古今真假之争。”

听到了这里,刘琰大约明白了对方意思。

她拧紧了眉头。

简体字部分简化不合规,与隶书之间出现了断代,粗看好像没什么大问题,也就是影响后代在学习古文时需要再重认一些字而已。

但,文字是思想的载体,而她带来的这些思想,不仅源头来自于国外,更远超于这个时代,并没有相应的社会现象,能让所有人切身体会,本质犹如无根之萍,只依靠现在的纸张与文字存在。

当然,正确认识社会的理论有着极高的含金量,不会因为缺少社会对应现状而毫无用处,但正是因为它含金量太高了,又没有社会与时间作为载体来佐证,那随着传播,肯定会出现变形,伪造,甚至是……篡改。

不要小瞧人类在作假方面的创造力。

这是刘琰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她很难想象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想想后世那些抄弄笔杆子的媒体能将‘不要断章取义’写成‘要断章取义’操作,也能隐约感受到那将是多么混乱的场面——等等。

总觉着哪里有点不对。

古人,汉朝,额,常詹不知道印刷术这个东西吧?

她可以大批量标准化印刷的!不用手写口传,只要数量够大,抄写带来的失误就会降到极低,连伪造与篡改也会被减少。

媒体情况更复杂些,但也有办法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