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 68 章(1 / 2)

整个光明街道办,只有穆兰和张勤简是区管干部,有资格被区委组织部谈话,其他人都是由街道自行招聘的补充干部。

尽管叶满枝常以小干部自居,但她其实连组织部的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

从来没去过!

接到组织部的电话以后,叶满枝的第一反应是,她要升官儿啦!

否则组织部怎么会找她谈话呢?不升官她没这个资格呀!

不过,冷静下来以后,想到单位里频繁的人事变动,她又觉得组织部也许是想通过她,了解其他同志的情况,比如张勤简。

在调干生的事情上已经失望过一次了,叶满枝这次没敢声张,抓心挠肝地等了一晚上,翌日大清早就按照要求去了区委组织部。

林副部长是位中年女同志,简单的开场白以后,就单刀直入地询问她对街道工作的看法,还让她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情况。。

听了对方的提问,叶满枝心里倏地安稳了。

看来这次的考察对象是她本人。

她是第一次应对组织谈话,但道理都是相通的,若想被提拔,她得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呀!

于是,她先把最有看头的成绩摆了出来。

街道的家庭手工业工作是她独自负责的。光明街去年第四季度的家庭手工业收入在全市所有街道中排名第二。因着今年有了反帝大集这个销售渠道,光明街的家庭手工业收入又有大幅增长,第一季度的收入位列全市第一!

另外,刚刚建成的“反帝小学”是全市第一所“公办民助”小学,在市财政吃紧、学龄儿童入学极其困难的严峻条件下,他们没用一分财政拨款,靠着自筹资金的方式,将学校成功建了起来,她在其中也是扮演了重要角色的。

叶满枝没说建校指标是她找来的,水泥也是她换来的,她觉得这样说话太直白了。

如果听到其他人这样说话,她会觉得对方在抢功劳。

除了以上两项比较亮眼的成绩,光明街的成人扫盲工作也卓有成效。

尽管脱盲人数不是全区最多的街道,但是从扫盲班结业后,选择继续深造,攻读成人高小班的人数,却是最多的。

她挑着重点,将主要工作都大致介绍了一遍。

至于学习情况,副部长问的肯定不是文化课成绩,而是思想政治方面是否进步。

叶满枝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书了,而且党校的基层干部进修班也结业了,她的考试成绩位列全班第五。

虽然没能挤进前三名,但她多年轻啊,叶满枝自我感觉这个成绩已经很值得吹一吹了!

所以,尽管她只是个第五名,可是那语气听在林副部长耳中,好像她考了第一似的。

之前穆兰曾说过,这个小叶同志积极自信,工作热情极高。她当时还不以为意,此时倒是有些体会了,叶满枝确实有旺盛的革命精神。

林副部长不动声色地打量这位年轻同志,笑着问:

“除了在基层干部进修班上课,你还进行过哪些方面的学习?最近读过什么读本?()”

“g????????虎?啓??屏?莏????????虎???婐N?煑?婑塔??????????????虎救婑??晎????婑?婑豔????????虎N?????????葶??⒀[()]⒀『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叶满枝其实挺想说几个她在吴峥嵘书架上看到的高级书名,可她没读过那些书,万一领导让她谈谈读书心得,她一问三不知,岂不尴尬!所以她还是老老实实的,读过什么就说什么。

“嗯,年轻干部读这些书是可以的,以后还能看看《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逐步深入学习。”林副部长提了几个书名,而后依照程序问,“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吗?”

叶满枝一时半刻还真找不出像样的缺点。

她在某些方面并不十分“优秀”,但也能达到“良好”的水平,“良好”算不上缺点吧?

要是非让她说出一点不足,那就是她太年轻,工作时间太短了,选拔调干生的时候,工龄就是她的短板。

然而,她不会主动提这一点,万一领导也觉得她太年轻,不提拔她了咋办?

所以,叶满枝斟酌了半天,只说展开自我批评的力度还不够,而且她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善于与群众打交道,但缺乏机关工作经验,来区委改革办工作时,由于不了解机关情况,闹过很多笑话,误把公车当成小轿车之类的。

她本来就是基层干部,缺乏机关工作经验是正常的,她觉得这点不足无伤大雅。

*

谈话进行了半个多钟头,叶满枝从区委办公楼离开时,手心里全是汗。

通过林副部长透露的信息来看,之所以会有今天这场考察,是因为穆主任向组织部门推荐了她。

她突然就理解了穆主任给她介绍对象时的心情,感激和喜悦之情实在是溢于言表呀!

叶满枝回到单位以后,又找穆主任单独谈了一次话。

“主任,是您跟组织部推荐的我吧?”

“嗯,不论最终结果如何,你都放平心态,继续为光明街的居民们服务。”

穆兰与组织谈话时,推荐了张勤简接替她当主任,也推荐了叶满枝当副主任。

叶满枝年轻,既是缺点也是优点,年轻人头脑灵活还有冲劲儿,这是不争的事实。

穆兰能走进上级领导的视野,一部分原因也是得益于年轻人的奇思妙想。

小学的建校指标和去年的二等模范,都是叶满枝弄来的,她把叶满枝推荐上去也算是“筹功”了。

而且她以后还要在正阳区工作,光明街是她一拳一脚打拼下来的,既是她的成绩,也是她的大本营。

穆兰需要让光明街的辉煌成绩延续下去,而张勤简比较沉稳老成,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现在全市都在大搞社会主义建设,别的街道都在进步,如果光明街原地踏步,就相当于退

() 步,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其他街道赶超过去。

因此,穆兰想给他选一个有进取心的搭档。

外单位调来的人未必会听她招呼,而叶满枝是她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干部,放到副主任的位置上正合适。

叶满枝迟疑地问:“主任,我太年轻了,工作年限也不多,组织上恐怕不会同意吧?”

“能被组织谈话,已经说明了组织上对你近期工作成绩的认可。你不要思虑太多,先认真工作吧。”

穆兰没把话说得太满。

她能向组织部门推荐叶满枝,当然也考虑过她年龄上的短板。

如果是在其他时候,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未必有机会被提拔。

但今年市里刚提出,要组建一支由主席思想武装起来的、有旺盛革命精神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队伍。既要有久经革命锻炼的领导骨干,也要有优秀的年轻人。

而且着重要求某些老同志克服论资排辈,右的保守思想,广泛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层层育苗。

现在培养革命接班人是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任务,每个层级都有规划。

叶满枝是工农出身,又是做出过成绩的年轻干部,很可能会被区里选来“育苗”。

而当事人小叶干部完全没想到,自己可能进入“苗苗班”。

穆主任让她放平心态,她就真的放平心态,不再琢磨升官的事了。

关键是,这种事情不是她能左右的。虽然有穆主任的推荐,但张勤简也是她的顶头上司,组织部门肯定也要征求他的意见。

叶满枝觉得张勤简未必乐意跟她这种年轻人搭班子。

于是,叶满枝把这件事放下,开始忙活自己的婚事了。

因着她工作上的变动,吴峥嵘一直没提结婚的话题,长辈们选出的两个日子,还是她从常月娥那里听来的。

她跑去跟吴峥嵘商量了一下,两人都想选5月28号领证。

吴峥嵘选这个日子的理由就不用说了,新打的木床已经晾了一个多月,只等着迎接女主人的到来。

叶满枝选择这个日子,主要是不想选八月一号。八月以后各单位都很忙,尤其是军代室每年都要搞什么国庆献礼,吴峥嵘很可能在新婚期频繁出差,让她独守空闺。

两人各有各的理由,但殊途同归,共同选择了5月28号登记结婚。

两家长辈商量聘礼的时候,叶满枝和吴峥嵘都不在。

但常月娥回来后给了她六百块钱,让她存到银行去。

“吴家老太太说,峥嵘他哥姐结婚的时候,父母准备的聘礼和嫁妆都是三百块。吴家的孩子都是按照这个标准置办的,其他长辈私下贴补的不算。”

常月娥小声说:“他哥姐那边不知道贴补了多少,但吴家亲戚都在滨江老家这边,哪怕有人贴补也有限。”

“那你怎么拿回来六百啊?另三百是他爷爷奶奶给的?”叶满枝问。

常月娥点点头,“咱家给你准

备的压箱钱,之前已经用来给你买房子了,家里就不另外给你出钱了。你结婚的时候带着一套市中心的院子,比多少嫁妆都体面!吴家给的这六百块钱咱家一分不留,你自己存起来,以后过日子用。”

六百块的聘礼放在城里算是相当高的,一般人家有个二三百就很拿得出手了。

老叶家三个女儿的聘礼钱都是让闺女自己带走的,婆家给多少,闺女就带走多少。

“你俩抓紧时间去拍结婚相片,我这两天去峥嵘那房子里看看,缺什么东西得赶紧给你们补上。”

想起吴峥嵘屋里那张新床,叶满枝脸颊都要烧起来了。

但她妈要是去看了房子,肯定也会看到那张床。

她支支吾吾道:“吴峥嵘打了一张新床,咱家准备的褥子尺寸可能不太合适。”

“我是按照一米五的宽度给你做的褥子,宽了还是窄了啊?”

棉被和床褥子都是女方嫁妆里的,娘家要提前买棉花做棉被,薄的厚的都要准备好几床。

老大老二出嫁的时候,常月娥都做了六床棉被。

但现在棉花和棉布要凭票购买,她之前攒的棉布不太够,只打算给小闺女做四床被子加两床褥子。

叶满枝将钞票从信封里抽出来,一边假装忙碌地点钱,一边说:“你准备的褥子有点窄了。”

常月娥问:“一米五还不够啊?他那新床是多宽的啊,其实差个十来公分也不打紧,床单一铺,看不出什么。”

“好像得差半米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