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听闻老太太要走,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裙摆,站起来搀扶着老太太出门去。
到了门口,老太太让她回去,“好好跟墨哥儿说,都好好的啊。”
孟氏点着头,有些慕孺般地看着老太太他们去了。
云舒走出院门,回头看着孟氏的身影,却见她找来了一个丫鬟正在说话,大概是吩咐人去找些创伤膏药去了。
这一日,几乎算是有惊无险,然后皆大欢喜,大家都十分满意这个结局。
云舒看着这样的画面,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当初看的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结局正有一段话,十分适合现在的场面。
“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来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他大概也能预测到,顾云墨绝不会为了妻子而放弃他的万亩花丛,然而他却已经改了一个很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不把自己的妻子当个人看。
他所学会的,大概也就是开始尊重自己的妻子,然而外面的那些野花,他仍然会去消遣,但是他已然明白,妻是妻,是能够同甘共苦的,而外头的女人不会。
这在现在的世界观来看,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然而在云舒看来,却是一场悲喜剧,甚至不算喜。
云舒跟云安在宋城待的时间不长,即将要走的时候,听云勉说起来过,好像顾云墨已经没有再强求着让那小妾进门了。
不过他还是在外面买了一个院子,里面专门养他那外头的女人,里头养着的奴仆依旧称呼外面的那个女人为“少奶奶”。
连云舒他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想必孟氏也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儿。
不过许是难得获得了丈夫的体贴,孟氏近日来心情好了不少,连面色都渐渐红润了起来。
见到这样情景,云舒又忽然觉得,是不是面对这种原则的问题,也不该像张爱玲这般冷眼看待?
面对已经看到了的悲剧,人若无法从中找出一点儿甜头,大概不会活着,即便活下来,也会活得痛苦。
知道,或许还不如不知道的好。
大概孟氏就是这样,其实她什么都知道,只是她选择了装作不知道。???γ
否则,她还能怎么办呢?
时光如梭,一晃就是小半个月过去了,云舒他们收拾好了行李即将启程。
临走时老太太跟老爷他们都是万般叮嘱,让下人照顾好他们几个,家里几个力气大的下人跟着,连船都是特地租好的,确保他们万无一失能好好去到京城。????
云舒跟云安谢过他们这几日的招待,然后就上了车去。
这段时间以来,边境地区的战事也在不停变化着。
朝廷再次快速调兵之后,边境入1侵的速度已经得到了缓解,逐渐有专攻为守的势态,但究竟结果如何,现在还看不明确。
云舒有时候文章写累了,就会拽着云璟一起下围棋。这是他最近发现的,顾云璟的围棋下得极好。
之前在宋城的时候,有时候顾老爷让云璟出来见客,偶尔也会让云舒他们一起出来聊聊。
有些顾老爷的门客,会让云璟跟他们下一场棋,随后立马就会被云璟杀得片甲不留。
云舒自从学会怎么下围棋之后,就对这一项游戏颇有些痴迷。然而因为要兼顾学习,所以并不经常去下。
一个棋盘虽然不大,但是下起来极为费劲,有时候下的时间长了,常常转眼间就已经一个时辰下去,实在花时间又对身体不大好,他时常下完了棋才发现自己的脚已经坐麻了。
然而虽说云舒挺痴迷下棋,但是顾云璟却不大爱跟他下围棋。
原因无他,云舒的象棋还算马马虎虎,但是围棋是一塌糊涂。时常顾云璟让二十个子,云舒还是下不过,而且经常赖皮要晦气,在棋盘上一点儿也不像个君子。
带到杏花烂漫时,春日渐渐来到,天气也越发好了。
云舒他们一行人总算到了繁华的京都,要怎么说京都不愧是京都呢。最明显的便是城内的道路要比他们之前所待过的任何城市都要干净齐整。
毕竟接下来要参加的是会试,一旦过了会试,几人便都能成为天子门生,自然要十分重视。
为了保障学习的环境,几人到达之后,整租了一个一进的院子。
租的是半新的院子,屋里并不会漏水,便没有找人修葺。
第64章
二月边疆战事还在继续, 云舒他们从地方第一次来到京城,也没有曾经认识的其他学子们的地址,找不到什么能玩儿的人,于是闭门不出, 一心只是学习。
家里的食物都是带来的小厮们准备, 平时要看书也闲不下来,就把围棋给暂时放下了。
春天已经到来, 本朝会试在三月, 京都在黄河下游, 河流本就很少会冻住, 如今都要三月了, 春都到了, 气温也没有那么冷。
有时候学得头脑发热了,云舒就让人驾车去有河流的地方钓会儿鱼, 静静心, 等脑袋冷下来之后又回家继续看书。
这是他除下围棋外培养的第二个兴趣,之前外祖父教他钓鱼的时候,云舒就发现自己喜欢上了钓鱼。
比起下围棋,他在钓鱼方面似乎是有天赋的, 次次去钓鱼,次次都有收获,他带回家的鱼,也都全进了家里上下几个男人的肚子。
天天在院子里盯着那么几个人, 租住的院子又宅,视觉疲劳了, 几人便结伴去寺庙走走。
看看人缓解视觉疲劳是最主要, 求神拜佛倒是次要了。
不过他们的闲功夫不多, 这段时间里,云舒钓鱼也就去了两次,去寺庙也就走了一次。
其余时间,他们基本都是在学习,不停地写文章,交换着看,然后修改,巩固,很是枯燥。
这段学习的时间,云舒脑海里就总是能回想出无数现代高三时候的学习口号。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