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给湖港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说两句这文原本的大纲吧。
最初的版本里,因为家穷想省钱,海军在杨家圩上到三年级,而村小老师走了,孩子们相当于放了三年羊,学习习惯直接坏了(这个其实在95年9月开学就埋了伏笔),后来跟父母去城里进新学校跟不上趟,越学越差;海潮因为户籍无法读高中考大学,唯一的幸运儿海音因为特招得以继续求学,出国留学后再没回来。
家公爷爷种西瓜卖碰上了假钱,被骗了很多瓜。后来种瓜日子好转,贷款扩大种植规模,98年洪灾,湖港成了泄洪区,什么都没了(这个在开头几章就留了伏笔)。
嗯,除此之外买房碰上烂尾楼之类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出轨逼迫离婚导致留守妇女自杀,留守儿童被性-侵等等,都有。
总之,步步是坑。个人的奋斗在时代浪潮面前孱弱又无力。
不过他们一直没放弃,海潮是通过电商生意积攒了第一桶金,海军后来读了技校,得了世界技能大赛冠军。
我说写坏了是真换了大纲。我的一大毛病是过于同人物共情,以至于总忍不住改写他们的命运。
第153章
电视台的报复
唐教授的招还不少呢。
他不仅建议农民利用庭院种盆花,还让大家把鲜花种满墙,说这样会吸引更多的游客。
至于农田,他没让大家继续种庄稼,而是种植花木或者草皮,理由是现在城市搞建设搞绿化,需要大量的草皮和花木,这个市场很大,比种庄稼经济效益高多了。
听得江海潮心头都火热。
何况其他人呢?
她严重怀疑湖港镇的大棚经济会搞不下去,大家全跑去种花木种草了,谁也不会再去搞大棚种西瓜。
毕竟盖大棚需要成本,种草种树可以直接种下去呀。
卢爸爸的表情实在太微妙了,搞得江海潮都不好意思一直盯着人家的脸看了。
不管,反正国家都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能挣钱才是关键。
礼拜天一早,她又带着杨桃和高强,带了几十盆花样品去市区。
至于大棚这边的纪律维持,她全部交给了虞凯,由他带队,领着少先队员们看着。今天干一天活,发一块钱工资。
消息传出去之后,好些没能早早报上名的同学特别懊恼,错失了挣零花钱的好时机呀。
“没事儿。”江海潮特别乐观,“等他们家都种草皮挣钱了,估计爸妈给他们的零花钱也就多了。”
他们都对种草皮充满了蓬勃的热情。主要是草这玩意儿多好长啊。你去田间地头看看,你不用管,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下冰雹,草都呼呼涨。
甚至你打药水都盖不住,还得你蹲在地上一点点地拽掉。而且过不了多久,那些草又会呼呼啦啦地长起来。
天啦!草居然还能卖钱,卖的比水稻小麦贵多了。按照唐教授的说法,种一亩草相当于种十亩粮,简直太划算了。
小孩子们兴冲冲地和周妈妈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听的周妈妈哭笑不得。
这些小家伙,真够想当然的。
“种草皮跟种庄稼有什么区别?不都是让一种植物长好吗?你们看看我们单位的草皮,现在上面是长了不少杂草,可当初过来的时候那肯定得是一个品种啊。那你们想想田里的野草,是一个品种吗?”
那当然不可能。
田里的草种类可多了,还能长好多野菜。像荠菜啊,马兰头,灰灰菜等等等等,你要说它们是野草也行。
周妈妈笑道:“种草皮了,不照样还得把这些杂草给打掉,不然草皮也长不好啊。”
小孩子们失望了,他们还以为种草能一劳永逸,什么活都不干呢。
实不相瞒,江海潮已经想过承包村里的闲田,开过春来就种草皮了。
周妈妈简直要笑死了。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听风就是雨,想到什么立刻就要做。
不过她还是鼓励了一把小妹头:“可以种啊,我看种草还是蛮挣钱的。”
海音在旁边点头表示赞同。
她在一中的阅览室杂志上看过湖南有个叫白溪村的地方,从1989年开始就有人种草皮了。为了学习技术,他们村还前后花了7万块钱去广东上海苏州这些地方考察。现在村里好多人家种草皮,有上千亩了,比在外面打工挣的钱多的多。
他们正说的热闹,顾客上门了。
可不等大家迎上去招呼,那奶奶先发出惊呼:“哎呀,脏死了,这怎么能放在桌子上呢?全是泥巴。”
周妈妈赶紧上前打招呼:“哎呀,吴科长,你来了啊。不脏的呀,你看上面不都垫了报纸吗,不会弄脏桌子的。”
小学生们带过来的盆花,他们自己一开始是想放在地上的。却被周妈妈拦住了。
哪能往地上一摆了之,这来买衣服的,有大人也有小孩。小孩就喜欢跑来跑去,直接冲上去把花给踩了,到时候闹的大家都不快活。
不如放在桌上,这样大家都不用蹲下来细细欣赏。
江海潮凑上前强调:“我们的花是装在花盆里的,真的不会脏兮兮的。”
哪知老奶奶却瞪眼睛:“这算什么花盆啊?正经的花盆能是这个样子的?”
小学生们真是委屈死了。他们又不是头回卖花,花从大学里拖出来就是这样,而且其他客人从来没过意见啊。
老奶奶固执己见,指着软塑胶的花盆强调:“这样子怎么叫花盆?你能拿这个来养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