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谢嫂嫂家应该算村里经济状况比较好了,起码有两间瓦房连着个小院。此时此刻,院子里全是人,里里外外过来帮忙的,看热闹的,将整个院子挤得水泄不通。
主持婚礼的司仪一马当先跑到小院门口,先掏出口袋里三个红包给小骁跟蔚蔚他们。这可是压轿童子和背马桶的金童玉女,按照规矩,他们是被请来的贵人,必须得有红包。
陈凤霞和女儿还有侄女儿也有红包,因为陈老板儿女双全家庭幸福美满,父母还健在,算全福人。而郑明明和陈敏佳则属于接新娘的姑娘,同样是迎亲队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一进小院,就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等在门口的女人们嘴里喊着:“来了来了。”,然后往里面跑。
小院里的桌椅已经摆放好,热气腾腾的鸡汤面端上了桌。新娘的母亲过来招呼大家吃面条。这是新娘家招待迎接队伍的喜宴。
陈凤霞早饭吃得不少,这会儿就少夹了一小碗,意思意思即可。
三个小的对鸡汤面兴趣一般,就焦急地到处寻找:“莲子呢,吃莲子。”
先前在车上说有莲子吃的中年妇女笑得厉害:“汤里就有莲子啊。”
原来是莲子鸡汤下的面条。
陈凤霞舀了汤给他们每人一口,三个小娃大失所望。怎么不甜了,完全不是莲子的味道啦。
郑骁更是悲伤地强调:“小蝌蚪变成青蛙啦。”
带走了莲子的鲜甜。
陈凤霞哭笑不得,招呼他们:“吃面条,鸡汤呢。”
看看宴席上别家小孩,哪个不是狼吞虎咽。还有婆婆妈妈叮嘱不知道是儿媳妇还是女儿:“多吃点,喂奶呢。”
小谢就小声跟老板解释:“这边都是旱地,种不了水稻跟小麦。”
所以想吃大米和白面,得自己掏钱去集市上买。能买得起的,都是家里条件不错的。
郑明明跟陈敏佳都惊讶得厉害,这里距离谢家庄不远啊。怎么谢爷爷说他家已经顿顿不缺大米白面还鸡鸭鱼肉不断,这儿却连吃大米饭和白面条都是奢侈享受一般。
陈凤霞轻声跟女儿和侄女儿解释:“不奇怪,上元县有地方也跟这里差不多。要不是能出去打工,他们也吃不上大米饭。”
小卢点头附和:“山地种不了的,当地又没厂子,除非出去打工,否则真吃不上。”
他抬起头看这农家小院,轻声道:“这边交通是真不行,搬出去最好。”
像他们上元县的西山头,政府便规划好了整体搬迁。居民集体搬到县城来,西山头直接建设成风景区。
说发展旅游业挣钱是假的,一个地区想要依靠旅游业支撑起GDP基本不现实;之所以要这样做,一个是为了保护生态,另一个关键是人出来了,到了生存条件好的地方,人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陈凤霞摇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