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 187 章(2 / 2)

登州那种小地方都能行,京城肯定更能行。

老沈事业心爆棚,进城后打声招呼就消失在人群中。

白五爷不用述职,提前让人把宅子收拾干净回来就能住,他是个藏不住事儿的,没有老沈的事业心,但是有一颗藏不住的炫耀心,前脚回京后脚就去府衙找展昭炫耀他们在登州的功劳。

只在信上炫耀远远不够,这种事儿就得当面说。

然后他就扑了个空。

官员任期结束都要回京述职,手上的差事交出去了下一任差事还没安排好的话就只能等着,很多官员为了下一任差事尽快有着落都会选择贿赂上官,不然就只能等到有空缺才能上任。

有门路的回京述完职就能走,没门路的就等个一年半载,要是吏部考核不过关或者是得罪过上官,等上两三年也不是不可能。

每个任期中有那么长时间的清闲时间听上去很离谱,可大宋的官员实在太多,所以这种情况在官场上是常态。

不是所有官员都能在京城生活下去,有些家庭条件不好的会在城外朱仙镇停留。

太宗皇帝下令凿尉氏县界新河九十里拉直了新河,原本在蔡河与汴河交界处的朱仙驿因此发展成集镇,朱仙镇离京城不远,生活成本又比京城低很多,南来北往的商贾、进京赶考的进士还有等待任命的官员在朱仙镇随处可见。

最近朱仙镇多了许多江湖打扮的生面孔,开封府怕江湖人不服管教惹出事端特意增派人手驻扎在板桥镇,展昭近期就一直待在那边。

白五爷没找到人很是失望,他攒了一路的话想炫耀,连腹稿都打好了,结果重点听众不在府衙,这还炫耀什么炫耀?

张龙赵虎跟着展昭去了朱仙镇,府衙还有王朝马汉能捧个人场。

不捧不行,白五爷兴冲冲的过来,听到展护卫不在瞬间就蔫儿了,他们要是不管不问还能得了?

等着吧,明儿苏小郎从官家那儿回来还会再来一遍,到时候包大人和公孙先生都在府衙,甚至不需要他们特意捧场。

五爷在登州过的真是多姿多彩,听着比他们在京城还畅快,他们也想

……

不对,他们不想。

以包大人如今的身份去地方就是被贬,最近被贬的官员已经够多了,他们包大人还是不要去凑热闹了。

王朝马汉跟在包大人身边那么多年很有长进,如今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看热闹都看不明白,现在提起哪个官员被贬他们能把来龙去脉都说出来。

身在开封府,什么不灵通都不能消息不灵通。

朝堂现在乱到什么程度呢?王相公把仇恨都拉到他那儿去,御史谏官们只顾得追着王相公骂,他们包大人已经很久没被弹劾了。

在王相公回京之前,他们没想到朝中竟然还有比包大人更招人恨的人。

一山更比一山高,只要活得久就什么离谱的事情都能看到。

白玉堂听的震惊不已,功劳什么时候都能炫耀,八卦听晚了就忘了,在院子里站着不舒服,他们换个地方继续说,这些事情五爷爱听。

王朝马汉刚巡逻回来正好有空,仨人去厨房取了点酒菜,找个亭子开始交流最近的八卦。

公孙策看着仨人风风火火出门无奈叹气,“幸好展护卫不在,不然又得闹上半天。”

开封府已经够热闹了,俩活宝回来天知道能热闹到什么地步。

包拯放下手里的公文,“无妨,司农寺那边事情多,子安没空天天来府衙。”

公孙策想想司农寺最近的动作,又开始担心苏景殊过去会不会不适应,“大人,条例司刚刚解散,朝臣的目光都在王相公和司农寺的几位大人身上,子安现在过去会不会不太妥?”

他们家大人为官几十载尚且看的胆战心惊,那小子在登州满打满算才两年时间,能适应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吗?

在登州的时候有许大人看着,许遵许大人为人正直也爱提携后辈,年轻人去他手底下历练是上上选。

京城虽然也有人照看着,但是被人惦记上的可能也大。

越想越觉得回京不妥,年轻人就让他在地方多历练几年,好歹把任期干满,官家现在未免有些心急。

包拯摇头叹气,什么都没有说。

朝中局势变化莫测,官家也在成长,皇帝想要集中权力到自己手上很正常,像仁宗皇帝那样随意分权给朝臣的皇帝终究是少数。

当初设置条例司是为了绕开政事堂的宰相让王安石能独立主持变法,如今新法的推行逐渐稳定,官家便不需要朝中有两个可以发号施令的中枢。

朝臣的弹劾不是无的放矢,朝廷有一个中枢就够了,若是政事堂和条例司同时发布政令,底下的官员到底听谁的?

按理说应该是听政事堂的,可条例司有官家做后盾,官家的话大过天,条例司的政令谁敢不听?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朝廷也不需要两个中枢。

更令朝臣不安的是,官家似乎开始着手收回王安石手里的权力了。

朝中坚定反对新法的臣子大部分被外放,这么看官家还是支持新法,可他这时候将全盘否定新法的文彦博调回京城除了打压王安石别无他想。

官家想开疆拓土的心思从来没有掩饰过,如果皇帝能绕开两府直接指挥前线军队,两府三司手里还能剩多少权力就不好说了。

他们不是反对官家收回权力,而是怕君权没有束缚会失控。

当今圣上是明君,太子殿下将来也可能是明君,将来呢?

指望天家代代出明君,不如指望天下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问题是,可能吗?

可能性还不如王安石天天洗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