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 165 章(2 / 2)

不要慌不要忙,该来的都会来,担心也没用。

小小苏大人心里吐槽,面上依旧老老实实的听许大人讲官场上的弯弯绕绕。

要不是京城的亲朋好友提前和许大人打过招呼,人家才不会费劲和他说这些。

他又不是什么不知好歹的人,许大人比他了解官场,现在不好好学,过几年回京城天知道会被隔空得罪的官员怎么坑。

那些家伙连皇帝都敢算计,还有他们不敢算计的人吗?

当官有风险,进京需谨慎,消息不灵通真的能要命啊。

许遵要说的其实也没多少,除了这次案子牵扯出来的弯弯绕绕就是朝堂上即将出现的风起云涌。

官家在阿云的案子上难得强硬,十有八九就是在给后面的变法做准备。

变法要的就是一个令行禁止,官家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的话底下人再怎么能干也没用,要是这回还和之前范文正公那次一样,那之后也别再琢磨这事儿了。

毕竟最终做主的是官家,必须要有官家在背后撑腰,没有官家这根主心骨什么都白搭。

苏景殊慎重的点点头,听懂了,他们许大人是个铁杆变法派,不过他们人不在京城,是支持还是反对都没啥影响。

在地方当官就这点不好,吵架都吵不上热乎的。

不管怎么说,拖了半年的案子终于能结案都是好事。

案子结案,苏通判和许知州才能安心干其他的事情。

登州地方小离权力中心也远,迎来送往之类的官场交际不多,除了日常公务外几乎没有别的事情要忙,不然他们这一个知州一个通判也不能时刻盯着阿云的案子。

事情少意味着空闲时间多,但是他们也不能总是闲着,还是得找点事情让自己忙活起来。

许知州最近在忙着改造沙门岛,苏通判则是和州衙外面的菜地相亲相爱。

这年头的官员大部分都是读书人,读书人都爱陶冶情操,对官府衙门的环境要求也很高,所以各州各府的绿化都做的很好。

当然,京城之外的地方能看得过去的都仅限于衙门周围。

登州好歹是个人丁兴旺的地方,州衙外面的绿地得有几十亩,不过别处的衙门绿地种的是花花草草,他们这儿全都改成了菜地。

小小苏大人对此振振有词,花花草草是绿的,菜地也是绿的,种出来的菜还能供衙门食堂取用,换成菜地没毛病。

他已经雇了那么多老农来种西瓜,顺手把其他空地打理了正好解放衙役的双手。

术业有专攻,比起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的衙役,还是大半辈子都在种地的农人更靠谱。

接下来要种的不光有西瓜,还有他悄咪咪弄出来的棉花红薯加玉米,他已经根据系统自带的介绍把时间都分配好了。

六七月份吃西瓜,之后正好种玉米,来年春天正三四月份种红薯和棉花,土豆春秋都能种,见缝插针随便种点,运气好的话今年冬天就能吃上烤红薯和炸薯条。

先让那些老农熟悉一下这些新作物,然后让掌管农事的官员来安排接下来该怎么办。

种地这种事情他和许大人都干不来,还得专业人士出马。

新作物产量如何?对地力的损耗如何?一年种两季还是三季?轮作、间作还是套种?

如果要扩大种植面积的话,多长时间能种出来足够的种子?官府收几成税?遇到天灾怎么办?有多少官员能到乡村指导种植?百姓怕出差错不敢尝试该怎么处理?

好像没多少事,但是仔细一想又都是事儿,还好衙门有专管农事的部门,不然光种地就能让他们忙的焦头烂额。

许遵许大人对种地仅限于纸上谈兵,苏景殊苏大人连纸上谈兵都够不上。

他小时候还能在田埂上帮他爹他哥递个工具,现在除了一键收割其他的忘的干干净净。

穿越者一旦出场就会惊艳四方都是假的,读书方面惊艳四方也就算了,在种地上还惊艳四方未免有点太瞧不起劳动人民的智慧。

他不是农学出身,这个惊艳四方的机会还是留给别人吧。

就算是农学出身,后世教的那些和现在的情况也不一样,见惯了机械化耕作再回过头来看宋朝的科举水平,高材生也不一定能玩得转现在这些农具。

育种堆肥这种或许能说上两句,但也仅限于说两句,真上手的话还得经常种地的农人来。

许知州是个好脾气的官,看着衙门周围种满花花草草的空地变成农田也没说什么,他对精力无限的苏通判只有一个要求,折腾州衙旁边这些地方就够了,别的农田全都不许动。

某人说了他对农事一窍不通,家门口的任他折腾,别的就算了,尤其是学田,敢动他就敢告状。

苏通判很委屈,他是个正经官,怎么可能胡闹到那种程度,就算把学田给他他也不敢要好吧。

所谓学田就是用来给读书人发学粮的田地,地方州学、县学的学田一般在五到十顷,多了的官学自留,少了的当地衙门给补上。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大宋优待读书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教育这方面没得说,只要有读书的天赋,只靠官府的救济援助也能一路读下去。

没天赋就算了,官府衙门不是冤大头,学粮发到一定年龄就不再发放,到岁数了还没有功名就去另谋出路吧。

登州这块儿适合种地,打理学田的官员也尽心,官学的学粮不光能按时发放还能有剩,和那些收成不好年年发不够数的地方相比简直好到天上去了。

他只是想提前把后世那

些高产作物苏出来,没想育种堆肥弃文从农。

弃文容易从农难,还是不要难为自己了。

虽然他不会种地,但是他能干别的,粮食多少都不嫌多,产量多高都不嫌高,他们要争取用最少的土地养活最多的人。

账房师爷会统计每亩地的收成增减,每年的情况也都不一样,一季收成好没法保证以后收成都好。

要是能种出点名堂,将来还能推广到别的地方,南方江浙地区适不适合这些不好说,但是能种出来的话产量大概率要比北方高的多。

隐约记得南方的水稻是一年一熟或者两熟,还有极少数像琼州那样的是一年三熟,东北的水稻产量上逊色于南方但是能在口感上找补回来,可惜那边现在不归大宋管。

扯远了,总之就是,通判大人最近主要忙的就是州衙周围那片地。

目前是西瓜地,过些天可能会变成玉米地土豆地,明年开春可能会变成西瓜地棉花地红薯地等各种地的地。

感谢出海的商船,背锅辛苦了。

只州衙周围这点地方他能自己做主,等掌管农事的官员接手后就不行了。

到时候得先写奏疏和京城说他们这么想这么做的原因,顺带着还得送过去一份完整的计划书,要是京城那边有别的意见还得继续打申请,来来回回就和阿云的案子一样,磨蹭大半年都不一定能磨出来结果。

过几年的事情过几年再头疼,先看看种出来是什么样子再说。

小小苏通判双手合十,在心里给那些不知道背了多少黑锅的海商道歉再道歉。

能者多劳,辛苦海商们再多背点锅。

——诞生吧,大西瓜!

夏日炎炎,州衙上上下下看着他们通判大人下了衙就跑去菜地,时间一长都担心夏天过去会不会把人晒成黑炭。

他们知道通判大人和包青天关系亲近,但也不能什么都学。

幸好苏大人不知道身边人都在想什么,不然真得替包大人抱不平。

他们包大人的肤色是比寻常人黑了那么亿点点,但也不能上来就说他是黑炭,多不礼貌啊?

在州衙所有人的期待下,门口空地的西瓜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就是质量有点参差不齐,好的特别好,差的特别差,完全不像同一批种子种出来的瓜。

海外来的东西有点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很正常,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的东西在海外蛮荒之地种出来是一种样子在他们大宋是另一种样子很正常。

皮薄肉厚咬一口就甜到心里,放在井水里湃一会儿再吃简直给个神仙都不换。

能种出来好东西高兴就完事儿了,不用在意那么多细节。

四四方方的小院子里,苏景殊和白玉堂沈仲元围坐在廊下吹着晚风吃西瓜,有种之前十几二十三十年都白活了的感觉。

啊,舒坦。

门口那么大一片西瓜地,州衙的衙役书吏人人有份也吃不完,京城那边也不能落下,亲朋好友人人有份,希望西瓜送到他们手里的时候没有变成坏西瓜。

天色渐暗,下人带着京城的信件过来时,三个人已经吃完西瓜,都躺在摇椅上惬意的眯着眼睛。

苏景殊熟练的拆信,拆了第一封后眉头一挑,一目十行看完然后拆下一封,看完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太子殿下的信:出大事了,我爹他疯了balabala~

王小雱的信:出大事了,我爹他疯了balabala~

庞衙内的信:出大事了,我爹他疯了balabala~

不知道的还以为仨人抄的是一个模板。

在连续三封“我爹他疯了”之后,苏爹的信同样让人心肝直颤:夭寿啊,官家和老王都疯了balabalabala~

苏景殊:啊?!

醉酒花间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