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464页(2 / 2)

随着长廊生产大队的离开,长木生产大队可以组建拖拉机的消息也跟着传了出去,附近的高木生产大队和五木生产大队纷纷上门打探消息。

与此同时,叶蓁带上沈西和赵礼去高木生产大队传授嫁接技术,这是早就约定好的事情。

嫁接技术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叶蓁把有关嫁接技术的理论知识绘成彩色的画册,到达高木生产大队时先把画册交给大队长,然后再手把手教他们嫁接技术。

她在高木生产大队教了一个多月,又在长木生产大队教了一个多月。

等她返回长木生产大队时秋天已经过去,冬天也即将过去,春天正在来往长木生产大队的路上。

今年的春节在二月中旬,准确的日子是二月二十七日。

叶蓁依然是跟长木生产大队一起度过1970年,一起迎接1971年。

这一年,叶蓁三十九岁,东南西北进入十七岁,最小的沈山也成了四岁的孩子。

新的一年到了意味着长木生产大队会变得非常忙碌,因为今年叶蓁准备弄大棚种植。

年初十的早上,长木生产大队十六岁以上的男男女女齐聚一堂,他们要去搭建大棚。

叶蓁哈出一口气,手上穿着从长青带过来的羊绒手套,头上戴着从长青带过来的羊绒帽子,脚下穿着南乡的雨鞋。

一伙人冒着大雪进入公家山,然后穿过公家山到达公家山的南边。

他们要在这里建大棚。

叶蓁放下锄头,黄嫂子拿出水壶喝一口滚烫的热水:“咱们能在三月中旬搭好你说的那个大棚?”

叶蓁拿出设计稿:“肯定可以,这是设计稿。其实搭建大棚很容易,就跟搭建茅草屋一样简单。”

黄嫂子看一眼设计图,设计图上的图画确实很像茅草屋,不过茅草屋可不能控制温度。

休息一会,叶蓁站起身说话:“同志们,咱们要在这里建大棚。”

“这里是建大棚的中心区域,由黄校长负责;这里是大棚的外部区域,由赵义国同志负责。”

她将所有人分成几个小组,选出其中的组长,让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管理工作。

建大棚确实很简单,难的是操控里面的温度。

这里没有电,更没有现代化机器,叶蓁只能沿用古老的方法建造大棚,那就是在大棚里面盘炕。

“校长,这个炕真的暖和吗?”

“校长,这个炕看着跟土灶差不多,咱们要在哪里烧火?”

“校长,我觉得这个炕不实用,倒不如将炕改成地炉,咱们长木生产大队祖祖辈辈都用地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