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 32 章 治蝗(2 / 2)

[东汉]我有母后 星辉映川 11843 字 11个月前

邓绥叮嘱道:

“少府卿拟一个奏表来,制定蝗虫换粮的价格,一来要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二来要达到赈济的效果不可让百姓大饥。若钱帛不够,可抵赋税。”()

少府卿道:“下臣领命。”

?本作者星辉映川提醒您《[东汉]我有母后》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同僚们都在为灭蝗献言献策,大司农如坐针毡,心绪不平。他能做到今天的位置,不止有家世的加持,也有几分急智。

大司农清楚地知道,要是过了今天,再想不出什么挽救陛下和圣上对自己印象的法子,恐怕自己就要完了。所以他在看治蝗册子时格外用心,期望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果然大司农眼前一亮,在有人话音刚落的间隙,说道:“启……启禀陛下,农户为了防治蝗虫多种菽麻,臣请收田赋时,酌情以菽麻代替粟麦。”

蝗虫喜欢干旱温暖的环境,此次发生蝗灾的郡县大多分布在黄河流域,百姓多种植粟麦。

邓绥听到大司农说话,转头看去,大司农立刻顿首:“臣死罪,枉为大司农,还请陛下给臣将功赎罪的机会,允许臣前去地方灭蝗。”

邓绥这才对大司农缓和了语气,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念你已改过,朕命你为治蝗使者,监察郡县治蝗,务必以百姓为念。若再有差错,数罪并罚,朕绝不姑息。”

大司农听后心中松了一口气,知道这一关过了,谢恩道:“多谢陛下成全,下臣定当竭心尽力,不辜负陛下对臣的恩德。”

邓绥颔首,道:“至于你说的菽麻代粟麦纳税,有几分道理,且去拟个奏表上来。”大司农连忙应下。

商议完事情,邓绥让众人散去,救蝗如救命,催促重臣们早日将各自的奏表送上来。

大臣走后,后殿突然变得空旷起来,刘隆舒展下腿脚,跪坐真是难受呀。

蝗虫的事情有了明确的章程,邓绥的心情好上许多,神采奕奕,浑身充满干劲。

“若以菽麻代粟麦纳税,不如让太官研制几样菽麻做的菜。上有所好,下必从之。”刘隆对母后笑了笑,道:“太官有一道鱼肉炖豆腐做得鲜美,我甚喜欢。”

邓绥笑道:“隆儿L喜欢就好,豆腐确实是个好吃食,入口鲜嫩。我以后让太官每早给我上一碗浇上豆豉的豆花。”

自从邓绥病愈后,刘隆叮嘱她每天都要吃羊奶鸡蛋红枣,闻言又叮嘱道:“母后,别忘了吃羊奶鸡蛋红枣。”

邓绥应道:“我知道,隆儿L快去上学吧,莫要让师长久等。”

“哦……”刘隆慢蹭蹭起身,大部分学生都爱在上课之前磨蹭磨蹭,刘隆也是如此。

许慎除了过来教学,就是去东观校书,作为大学者的他简直就像掉进米缸里的小老鼠,每日都乐此不疲。

周围的同事都是鸿儒大家,众人相互交流。许慎本来就渊博的学问现在更是一日千里,他的著作《说文解字》也在不断完善。

《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字典,个人开天辟地地编纂这样的语文工具书,需要扎实的学问,以及对文字学深刻而独特的理解,但是许慎做到了。

() 历经一千多年,语音发生了变迁,但文字词法依然在传承。此时的许慎不会想到后世有个叫段玉裁的人花费三十多年为他的《说文解字》作注。

许慎的学问大为精进,讲课愈加有趣,不拘经史,经常天南地北地给刘隆扯,这样一来布置的作业也多了,不是让刘隆看这个,就是让刘隆看那个。不仅要看,而且要写,这让刘隆有一种大学写论文的感觉。

比大学更惨的是,许慎和邓弘对刘隆的作业十分重视,刘隆若不认真做,立马会被请家长。爱面子的刘隆表示自己丢不起这个人。

刘隆现在的处境与躺平相去甚远。水旱蝗灾,边境告急,国家内外交困,生民煎熬。他若是躺平了,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朱门子弟有什么区别?

别看他现在吃的节俭,还不如前世的水平,但就这样的饭食是大汉的普通人一生也难以吃到的美味。

大臣上奏表可比刘隆交作业积极多了,没过两日,重臣都上了奏表。邓绥当日批示之后,派遣大司农和诸位谒者去地方组织灭蝗,并且调用钱谷“买”蝗子蝗蝻以及飞蝗。

捕蝗子(卵)一升换粟一升并十钱,蝗蝻一升换粟一升,飞蝗二升换粟一升。

邓绥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可能地消灭蝗虫。蝗灾和水旱灾害不一样,水旱由天不由人,但蝗灾若是应对失措,来年会更加严重;若应对得当,来年说不定会没有。

为了给天下吏民做表率,邓绥决定带领百官去上林苑亲自灭蝗。刘隆知道后,拦在邓绥的面前,请求也一起过去。

“母后,让我和你一起去。”刘隆抬头仰望邓绥,语气坚定道。

邓绥眉头微微一皱,弯腰低头,解释道:“外面风大,我怕你吹了风,你在宫里也是一样的。等你稍大些,我带你去上林苑骑马。”

刘隆摇摇头,道:“母后,我已经六岁了。不说百姓,在百官中也有迷信蝗神的人。我是皇帝,受万民供养,也要为万民负责。”

邓绥听到这话一愣,她没有感到自己的权力被冒犯,反而感到由衷的欣慰,将来会有人继承她的理念一直走下去。

她老去了,她的继承者很年轻。

邓绥看着一脸坚定的刘隆,柔声道:“隆儿L,你确定吗?”

“确定。”刘隆坚定道。

邓绥笑起来,眼角的细纹更加明显,但丝毫不损她的美,那是一种从内到外的美,给人一种春回大地的温柔。

“来人,给圣上更衣。”邓绥不是扭捏的人,她与皇帝一起去效果会更好。

刘隆换上帝王常服,与邓绥坐马车来到上林苑,后面跟着公卿大臣。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上面的人既然敢灭蝗不怕蝗神报复,下面的人自然也会跟着这样做。

邓绥与刘隆下了马车,眼前是一块种着小麦的田地,麦穗已经抽出,现在正值灌浆期,只要再过半个月就能迎来一场丰收。

然而,蝗虫破坏了一切,走进一看,小麦叶子千

疮百孔,没了绿叶做光合作用,小麦怎么能粒粒饱满?

上林苑的蝗虫还是少的,其他地方飞蝗蔽日。这些地方除了灭蝗的命令,朝廷也下达了提前收割麦子的诏令。

与其让庄稼被蝗虫啃噬殆尽,不如提前收割。但是提前收割,小麦灌浆尚未完成,收获的只能是干瘪的麦子。

地头架着一个大陶锅,下面燃烧着熊熊的火焰,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地冒着泡。这是沸水是灭蝗用的。

邓绥和刘隆各拿一个网兜,刘隆的略小些,两人亲自捕捉蝗虫,不一会儿L就抓了一袋子。

身后的大臣面面相觑,他们多多少少对蝗虫心存畏惧,只是没想到皇太后和皇帝这么勇,竟然亲自去抓蝗虫。这些人内心十分震撼。

邓绥和刘隆拿着布袋,走到陶锅前。刘隆本想亲自将蝗虫扔到沸水里,但无奈人太矮,连陶锅的锅沿都没到。

四月下旬,天气已经热起来,火焰更是送来一阵阵热浪,邓绥和刘隆的汗水都浸透了衣裳。

邓绥的站姿极为挺拔,就像一株青松,一丝不苟地将布袋朝下,飞蝗被蒸气一烫,坠落在沸水中,溅起细微的水花,又被朦胧的水蒸气所掩住。

邓绥将布袋里的蝗虫都被倒入沸水中,她低头看向刘隆。刘隆一顿,刚想将布袋交给母后,突然灵光一闪,从布袋取出几只蝗虫,捏在手里,然后将布袋递给邓绥。

邓绥接过布袋,瞟了眼刘隆手中的蝗虫,还以为刘隆小儿L心性要玩蝗虫。不过,邓绥并没有说什么,按照刚才的方法将蝗虫倒入沸水中。

做完之后,邓绥与刘隆走到大臣面前,看见一脸惊惶之色的众人,邓绥心中嗤笑一声。

有些人大臣连杀人都不怕,竟然会怕小小的蝗虫,真是让人难以理解。邓绥是严于律己,宽于律人之人,也没想着让大臣像自己一样去灭蝗。

这次来上林苑,是她与圣上,是大汉临朝称制的皇太后与大汉皇帝亲自为天下吏民做表率。

邓绥脸色郑重,道:“蝗虫食我庄稼,百姓无庄稼则饥。若放纵蝗虫,无异于旁观百姓饥馁而不顾,朕不为也。若捕蝗遭祸,朕以一人受之。”

刘隆闻言身子一震,母后所言与他所想一致。他是效仿别人,母后却是有感而发。

刘隆上前一步,手里捏着几只蝗虫,朗声道:“母后所言,正是朕之所想。朕受万民供养,要对万民负责。若百姓有过,在朕一人。蝗虫若有灵,但噬朕心,无伤百姓。”①

大臣先被皇太后的话吓一跳,又被皇帝的话吓一跳,然而更让众人惊吓的还是刘隆接下来的动作。

刘隆刚才的一番话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就连邓绥也低头看他。只见刘隆将手里攥着的蝗虫,送到嘴边,然后吞了下去。

唐太宗,看在我祖宗你偶像汉文帝的份上,借你创意一用,不好意思啦。刘隆心道。

“隆儿L!”邓绥大惊失色,伸手想要去扣出刘隆嘴里的蝗虫,却见刘隆朝她摇摇头,手突然顿住,然而慢慢垂下来搭在刘隆的肩膀上。

刘隆艰难地咽下蝗虫,朝邓绥笑道:“母后,我没事。”

呜呜,蝗虫根本不是鸡肉味的,也不嘎嘣脆,而且一点都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