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401页(1 / 2)

他的眼里,有一种安静,满天的万千星子,璀璨冷漠地看着人间,自在地闪烁光芒。

吕柟看懂了,也听懂了——这天下,两京十三省的大明,一亿四千万人,有多少读书人?不读书,就不是人?春秋时期以前的夏商周,都不是人?

人类总是以为自己在进步,比古人进步。若真的进步,何苦抱着两千年前的文化不放?

吕柟蓦然心口一窒,定定地注视他,目光里带着一种痛苦和无助,深沉无助。

“都知道,孔圣人的伟大,在于教学,寓教于乐,有教无类,不是他的一个字一句话……以前吕某也一直不明白,为何从春秋时期到现在,一代代人都意识到,孔子之学不适合华夏,为何还要尊孔?

为何道学不达田间地头,在儒释道三家的争斗中,始终处于下风?”

吕柟苦笑:“因为孔子之学更符合国家学、权利学,更符合复杂的人性……这是基于人性的基础上,对生灵最大的哀悯。”

“……一代代不是不知道,然无能为力。要修道,要先吃肚子。人人都吃饱肚子,吃的干净雅致,不难,也太难。用儒学好,老百姓只要不闹事,有一口饭吃不全饿死,那就可以……这也就是儒释道三家合起来的,‘致君王如尧舜,使万民免饥荒’。”

免饥荒,不是吃好喝好。

人的世界,和狮子、蚂蚁的世界一样,和这天下各地方的建筑一样,等级分明。

为什么说华夏儒释道三家结合的文化最好,为什么说华夏文化是地球东方的最好?就因为华夏文化中的,这份对底层的哀悯。

佛家——老百姓饿死也没事,修下辈子。所以印度也摒弃佛家——底层老百姓都饿死了,中上层的日子怎么过?印度的婆娑教——干脆直接划分人等,要下等人都死心塌地地,期待投胎过下辈子。

他说着说着,想着想着,一句话卡在喉咙,导致他的声音略干涩。

他的眼里也有了那份哀悯,也有一种诞生于这份哀悯的光亮。

“皇上好,大明盛世可期。大公子知道,唯一可以和华夏文化类比的是,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八股科举再不好,也给于底层百姓一个希望。皇上改革科举,只添加工科考试,不废除八股科举。为什么如今要动张家和孔家?”

“大明伦理和道德的一部分动荡,‘父传子子传孙,父以子荣,子以父荣……’无以为继,纲常何在?

下官知道心学好,江南大部分文人都喊着解放人性。可他们,哪一个真正懂心学?长此以往,道德何在?”

吕柟认为,王守仁那样的完美人,天下压根就没有几个。

山里的狮子一出生,就有出身、教育、体力智力心力的不同,人类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