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78章 医生的二十四小时(完)(2 / 2)

叫喊声越来越弱,最后归于无声。

【我们现在学过生理健康的都知道,十三四岁的女孩子,骨盆都没长开,怎么生啊?不难产才怪呢!】

【而且,十几岁本身也还是孩子,身体各器官都还发育不完善,就更别指望能产出什么优秀的精子和胚胎了。生出来的婴儿健康不到哪儿去,这也是古代婴儿夭折率那么高的原因之一。】

【所以,现在咱们才规定要男二十二,女二十才能结婚领证,提倡的就是优生优育。】

… …

人群中发出惊呼:“后世之人居然那么晚结婚生子?!”这和现在的观念完全是截然相反的。

"之前看农大的时候,咱们还在嘀咕,这些姑娘是不是已经嫁人了再出来上学,她们的夫家怎么肯的?”绣楼上的闺秀们在议论, "原来竟是没嫁人!"

“林医生也说她是一个人呢,”有少女提出自己观察到的, “或许她们还可以选择不嫁人。”

然后垂下肩: “好羡慕啊!”

"不过,既然仙画这么说了,看来姐姐你不用担心父亲会这么快把你嫁出去了。父亲最听仙画上

的说

的,这次肯定也不例外。"

人群中。

家里的女人们也都在和自己的丈夫说道: “既然仙画都说了太早成亲不好,那咱们还是先别急着相看,再留她几年吧。"

有疼孩子的早就被仙画公布的难产率和死亡率吓到了,因此忙不迭的点头: "好,听你的………最起码等十六岁之后再来相看。"

不疼孩子的在这样的氛围下也都生出了些犹豫。

就是家中是小子的,也纷纷打了退堂鼓: “这若是真的生出来的孩子不健康,那反倒不美。的确是可以往后拖拖再看。"

宋朝。

钱乙越想越觉得心惊,忍不住对友人道: “我细想了一下我曾经出诊过的孩童,父母年纪过小,生出来的孩子大半都是养不活的。年纪太大也不行。反倒是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父母,生出来的婴孩,身体最为强壮,甚少病痛。"

友人道: “那看来这仙画之言的确是有道理的。只是二十岁未免有些太晚。”

… …

【还有一个就是古人们都觉得孕妇要多吃,吃各种大补之物,像养猪一样把婴儿吃得白白胖胖的,生下来才好带。但实际上胎儿太大就很容易难产,而且太大的胎儿有概率是“巨大儿”,容易有血糖和其他方面的问题。】

【吃得多,还养得太娇。当然了,这仅限于有钱人家的孕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完就是躺着,从来不运动,气血不流通。胎儿大,自己到时候生产的时候没力气,可不就难产嘛!】

一位穿着裆子的孕妇坐在花格窗前,一只手抚着自己的肚子,一只手撑着下巴。她正在看院内的小丫鬟们踢毽子,脸上带着羡慕的表情。

她整个人看上去弱不禁风,但是肚子又很大,反差之下更觉得有些触目惊心。而镜头往下慢慢的移动,可以看到在裙子下面的尖尖绣花鞋。

“三寸金莲”!

【至于稳婆水平高低不一,不知道消毒甚至不洗手什么的,都是另外一回事了。】

r />

【喜欢孩子白白胖胖,是因为在古代那样的环境下,胖胖的孩子可能更好养活,没那么容易夭折。】

【所以,唯有一声叹息罢了。】

天幕前的百姓们纷纷跟着点头。

可不是吗?

若是他们也能像后世的那些人一样,平均年龄有七十多八十多,那也会不慌不忙,不紧不乱。

即使现在知道了后世要二十多才能生孩子,但他们可以完全照搬吗?

不可能的!

能推迟到十六岁之后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也有人泛起了嘀咕: "这吃得多也不好啊?"

"你是没见过,这大户人家的媳妇儿还真是不如乡下干粗活的农妇好生养!"有人是做过稳婆的, “乡下的妇人可没那么娇气。”

【我们之前讲维萨里的《人体解剖学》对于医学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正是因为他在里面详细的描述了女性的骨盆结构,才为现在的产科剖宫产奠定了基础。】

黑白的素描盆骨清晰的展示了女性的盆骨结构。

三百六十度的展示。

【不管还是咱们华夏,还是西方,都有过剖宫产的记载。《史记·楚世家》中写道: “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是说楚国的先祖陆终的六个孩子都是剖腹被生产出来的。我有理由怀疑,这六个孩子肯定有六个母亲,因为在那样的条件下,产妇经历剖宫取子是不可能不死的!】

【1610年,德国的一位产妇在生产前忽然得了其他急病,于是她的产科医生特劳特曼心一横,为她实行了剖宫产。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桩有完整记录的剖宫产手术。但特劳特曼不知道要缝合子宫,觉得靠它自然收缩就可以止血。于是在25天之后,产妇因为感染而死去。】

【太痛苦了!】

路小柒没有找到当时的图像资料,于是放了现代医学纪录片中的剖言产影像。

当然,打码了。

但是能看到医生正在用透明的手术线犹如绣花一样为产妇缝合伤口,一上一下。最后在肚子上形成一道缝合的伤痕。

【甚至,一直到19世纪前,在没有麻醉,没有抗生素,不知道缝合子宫,也不知道微生物是什么,没有消毒的情况下,剖宫产都被认为是

对产妇的谋杀。】

【后来有了这些技术的发展,才有了现在安全的剖宫产,才有了现在的无痛分娩技术,才有了人类的继续繁衍和文明的存续。】

【感谢医学!】

这次抄笔记的除了大夫们还有稳婆们。

"这不就是绣花吗?"大夫们这是第一次看到手术后缝合伤口的场景,一时之间大惊失色。"还真是和缝衣服一样啊?"

接触过外科手术的张娘子反应过来: “人的伤口是会愈合的,肌肤也能够再生长出来。给病患割去疥疮之后,只要短短半个月到一个月,他们的伤口就会成疤,然后长出新的肌肤。"

这手术伤口缝线或许就是这样的道理!只要将它们用外力拉到一起,就有可能会慰合!张娘子激动起来。

绣花她也会啊!

路小柒带着深深疲惫的声音响了起来:

“现在第二天上午的十点,朋友们,我从昨天早上来到医院,到现在已经超过二十四个小时了!我觉得我倒地上都能睡着!"

【十点半的时候,手术室的灯终于灭了,医生们终于出来了,母子平安!】摄制组不知道是谁鼓起了掌,最终所有人都开始鼓掌。

产妇睡着了的平和面容和她刚出生的小宝宝放在一起,让人觉得温馨无比。受到这样的氛围的影响,天幕前也不由自主的响起了掌声。

有人感慨: “真好啊。”

【在办公室做过交接之后,林医生终于可以下班了!她工作了整整了三十个小时,吃了三顿饭,睡了三个半小时,做了五台手术,救了五个病人。】

【而主任和科室里其他还没有下班的医生,还要继续赶赴自己的战场,去救其他的病人。】编导正在问林医生: “你高强度工作了那么久,真的不觉得累吗?”

路小柒对着镜头悄悄说: “我发现编导问得最多就是累不累,因为真的是第一次发现原来外科医生工作强度那么大!大家都有些震惊。"

/>

"但是后来又坚持下来了?"

"对。说句听上去有些假的话,但我内心的确是这样想的,”林医生指了指身上的白大褂, “每次到医院,换上这件衣服的时候,就好像多了使命感,觉得我是要治病救人的,是有责任的。"

“使命感、成就感……可能就是这些一直支撑我到现在吧。”

林医生的眼睛都在闪闪发光: “我小时候看电视,看到了无国界医生的纪录片,他们的组织者认为世界上每一个人类,不管是什么国籍,是富裕还是贫穷,都拥有接受医疗服务的权利。"

路小柒放了一段战场上的无国界医生的影像来作为背景。

在受到炮击的满目疮痍的城市里,在贫困到街景脏污的落后城市里,无国界医生的营地依然屹立不倒。

"当时其实也不觉得高尚,小孩子嘛,只觉得太酷了!坚定了我相当医生的信念。"

【林医生说现在她虽然没有加入无国界医生,但是申请参加了咱们国家组织的去非洲支援的维和医疗队,目前已经通过了审核。她将在两个月后去到非洲南苏丹,那是一个深受战乱、贫困和各种疫病影响的区域。而林医生将在那里工作两年。】

医者的使命感。

听上去虚无缥缈,但若是没有这个,成不了大医。

“医者仁心。”张仲景在东汉的天空下站立,透过天幕,他仿佛看到了后世无数医者正在奔波,正在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努力。

唐朝,孙思邈向天幕郑重的行了道教中的作揖礼,眼神中满是欣慰。华佗、皇甫谧、葛洪、李时珍、宋慈、钱乙、叶天士…..都用自己的方式向遥远时空中的同行致敬。

在航拍的镜头下,医院的建筑静静的伫立。红底白色的十字标识在大楼的顶端如此显眼。而每一个人都变得无比的渺小。

【我从来没有以这样的身份来过医院,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安静的观察过这里。】

【在这里,上演着生与死的拉锯与较量,上演着家庭之间的爱恨情仇,上演着各种无奈心酸,也上演着人性的高尚。】

【这就是医院。】

【好了,这期视频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