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离正阳门大街并不算远,如果走路最多也就二十来分钟,开车就更近,但因为有些路被管制,车绕了一大圈才离正阳门不远,说起来用时跟走路比起来也差不多。
再次路过宫门前,孩子们的神色还是那么肃穆。
远远看着城墙上的主席像,孩子们自发地行注目礼。
苏蔓青与萧旌旗的视线也移了过去。
赵铁柱开车的速度不算快,好一会才驶完长安大街进入下一条道,到了这里,孩子们恢复了活力,指着窗外一栋守卫了无数战士的建筑物惊叹地瞪大了眼睛。
“那是人民大会堂。”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萧旌旗参加了阅兵仪式,所以对于京城很多建筑物也就不陌生,主动当起了讲解员。
“爸爸,人民大会堂是干什么?”
大毛不懂就问。
另两个孩子也好奇地看着萧旌旗。
萧旌旗神色温和了很多,开始给孩子们讲解,讲解完,车也停了下来。
到了,他们到正阳门大街了。
此时的正阳门大街可没有后世规划得那么整齐漂亮,但位于中轴线上的道路非常宽,有二十米,古时这条道可是京师正门,此时两侧沿街开着很多门店。
京城烤鸭的店面尤其显眼。
大毛最先看到的不是京城烤鸭店,而是照相馆。
大北照相馆。
看到照相馆的瞬间,大毛就看向了苏蔓青。
“走,咱们先去把相框换了。”苏蔓青也留意到照相馆,立刻拿着大毛父母的照片领着孩子们往照相馆去。
照相馆门面不大,但玻璃橱窗上挂着很多相片。
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
彩色的非常少,但都挂在最醒目的地方。
苏蔓青回忆了一下前世的记忆,她依稀记得1944年彩色照片开始传入我国,49年开国大典的照片就是彩色的,这家叫做大北照相馆的一点都不简单。
是京城最古老的照相馆,难怪能有彩照。
“几位同志,请问你们是照相还是?”苏蔓青他们刚进门,一个中年人就热情地迎了上来,同时也看到了苏蔓青手里提着的相框。
“同志,我们想换个相框,你看看你们家有这种尺寸的吗?”
苏蔓青把手里的相框递了过去。
大毛紧张地看着中年人。
赵晓州小心接过相框,相框刚一入眼,他立刻就看到相框上的无数划痕与损伤,立刻明白苏蔓青的意思,也没多想,而是仔细检查与打量后。
才谨慎说道:“同志,能换,我家有这种尺寸的相框,就是样式不太一样,不过你们放心,更好看。”
苏蔓青与大毛都松了一口气。
“同志,样式不一样没关系,大小合适就行,麻烦给我们换换。”
苏蔓青一边打相框递过去一边打量照相馆,门面不大,内部空间却不小,能看到很多专业的设备,虽然还赶不上后世,但却比他们县城里的那家照相片看着更加大气上档次。
“几位同志稍等,我让老师傅给你们挑选与安装。”
赵晓州把苏蔓青几人领到休息区坐下后才对着一道不明显的门招了招手。
几秒钟后,苏蔓青他们看到一个少年。
少年眉眼灵动,接过赵晓州手里的相框就进了他刚刚出来的那道门。
“同志,师傅在门后洗照片,换相框也在后面换。”
能看出苏蔓青他们对相框的重视,赵晓州解释了一句。
“好的。”苏蔓青客气点头。
至于萧旌旗,他的视线一直停留在墙上的一张照片上。
那张照片是彩色的,照的是人物,一个不管是后世还是现在都算得上美女的女人。
苏蔓青诧异地扬了扬眉头。
她可不觉得萧旌旗是觉得对方长得好就一直看着。
苏蔓青的异常孩子们也留意到了,他们的视线也都跟随过去,面对照片,孩子们的神色非常严肃与认真。
好一会,萧旌旗才移开目光看向苏蔓青。
目光里全都是清澈,“媳妇,我们也照这么一张彩色的照片吧。”说起来,他们家还没照过全家福,他非常希望家里能挂上代表着幸福的全家照。
苏蔓青只愣了一秒就笑着点头。
“好。”她就知道她家男人不可能对着一张不认识的照片犯花痴,毕竟自己比照片上的人更好看。
“妈妈,我觉得你比她漂亮、好看。”大毛严肃点评。
二毛与三毛都齐齐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