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低、那么轻,嘶哑的,只有他自己听见,如同梦呓,很久了,依旧不敢从梦中醒来。
那是他的念念。
佛像庄严,莲花幡静,一线香径笔直地升起,直到飘过佛陀的眉眼,才散去了。
悟因和尚盘腿坐于佛堂中,拈着佛珠,敲着木鱼,双目微垂,似乎虔诚,又似乎神思在天外。下方大小和尚皆在,黑压压的一片,跪坐佛前,喃喃诵咏,木鱼声慢。
悟因已经很老了,他从少年时遁入空门,毕生供奉佛祖,心无旁骛,唯有慈悲一片,如这般念经,亦是为太子祈福。
太子病重,数月未愈,连带着高宣帝也忧思成疾,近日颇有咳喘之象,萧皇后遍求医者而无功,只能求诸神明,频频遣人拜佛。悟因虽为方外人,亦出身赵氏皇族,闻得此情,颇为忧心,遂闭了寺门,不见外客,命大法明寺上下僧众一心只为太子诵经。
正诵咏到地藏菩萨经第三卷 时,却见有守门的小沙弥匆匆跑进来。
“师父,大将军到访,现在山门外候着,可要让他进来?”
悟因依旧垂着眼:“不见。”
小沙弥出去,不到片刻,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
“师父、师父,不好了,大将军率着他的兵马,打破山门,闯进来了。”
话音未落,只听得一阵铿锵的脚步声,秦玄策从外面而来,大步疾行,挟带着一身雷霆气息,径直踏入佛堂。
他的气势过于骇人了,好像是被追赶的、负伤的凶兽,恶狠狠的冲了过来,还未近身,就已经感受到了那股煞气。
和尚们被惊吓到了,纷纷避开。
只有悟因,不惊不躁,盘腿坐于原地,依旧自若地念着经文。
秦玄策冲到悟因面前。
左右僧人惊骇,壮着胆子上去阻拦:“佛祖面前,大将军不可无礼,师父今日不见客,还请退下。”
秦玄策倏然踏前了一步。
和尚怵然后退。
“噗通”一声,秦玄策却跪了下来,直挺挺地跪倒在悟因和尚的面前。
“念念是不是我的女儿?”他一开口,发出的只能是嘶哑的声音,好似问这一句话,用尽了全力,“阿檀她……当年是不是生下了我的孩子?”
和尚们面面相觑。
悟因终于停止了念经,抬起眼皮子,不咸不淡地看了秦玄策一眼,并没有回答,只是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秦玄策焦躁而狂乱,他跪在那里,一拳重重地砸在地上,发出压抑的咆哮:“是不是?念念是不是我的女儿?”
青石的地砖裂开了一条缝。
和尚们哗啦一下,齐齐后退。
倏然,秦玄策又软了下去,声音低低的,带着哀求的意味,想要老和尚给他一个回答:“当年,是不是您收留了阿檀?”
所以,他寻遍各处而不得,那么一个弱女子,仿佛凭空从这世间消失了一般,原来她藏身于大法明寺,佛陀栖处,方外之地,悟因大师为皇叔,俨然超脱世外,那些搜寻的士兵并不敢打扰此间清静,就这样生生错过了。
悟因和尚突然举起手中敲木鱼的棒槌,照定秦玄策的脑袋,“笃、笃、笃”,敲了三下,又急又狠。
“薄幸男儿,空有一身滔天富贵,却置亲生骨肉而不顾,纵有传世功名又如何,罪孽难消,枉负英雄之名,呔,老衲不与你这等恶徒多做言语,还不速速退去。”
秦玄策一动不动,受了那三记敲打,他仰起脸,望着上首的佛像。
佛陀高高在上,法相慈悲,左手拈花,右手法印,俯视众生,嘴角微翘,仿佛怜悯,烟息袅绕而上,如同薄雾,将睎未睎。
她曾在佛前对他道:“长相厮守这是妄念,我并不曾有这样的心愿。”
是不是佛听见了她的话,应允了她,才令她别离,掉头不顾。
秦玄策脸上的肌肉抽动着,神色似喜还悲,仿佛要大笑出来,又仿佛要痛哭。
“那是我的女儿、我的骨肉、我的……念念,那是、阿檀为我生的孩子。”他喃喃地念着,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好似痴了。
老和尚冷着脸,指了指秦玄策,吩咐大和尚:“把这狂徒轰出去。”
大和尚们没办法,一大群一起簇拥上来,拖住秦玄策,搬手的搬手、搬脚的搬脚,试图把他拽出去。
但是,秦玄策只抬手一挥,大大小小的和尚就一起跌了出去,“哎呦”一片。
“竖子无礼!”悟因怒目相向。
秦玄策慢慢地俯身下去,这个骄傲的男人,弓下了挺直的腰、低下了高贵的头,他手中一柄剑,剑下亡魂无数,杀孽滔天,生平从不敬佛,但此刻,他对着堂上的佛陀,俯身拜下。
佛前供奉白莲、供奉檀香、供奉十方凡人之愿。
他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起身,再拜,如是,三跪九叩,姿势规矩而端正,如同一个最虔诚的信徒,膜拜神明。
把头低到了尘埃里。
而后,他转过来,对着悟因,亦是如此跪拜,铿铿有声,比方才老和尚敲他的那几下重得多了。
悟因受了这份大礼,还不太耐烦,挥了挥手:“去休、去休,莫要纠缠。”
秦玄策深深一拜,起身大步离去,走得象风一样,几乎跑了起来。
天空倏然炸响了一个惊雷,大雨倾盆而下,来势汹汹的,没有任何预兆,只在顷刻之间,就把天和地一起笼罩到雨幕中去,滴水檐都承接不住,挂上了水帘似的,不住地流淌下来,很快把青阶漫过了。
荼白把窗扉阖了起来,抱怨道:“这天也真怪,今儿早上还出着大太阳呢,这会儿就下起雨来,幸好我们家小娘子已经回来了,若不然,在外头沾了湿气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