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施琅这么一说,连同赵志诚在内的一干人等都发出了一阵轰笑。惟有其身后的几个参谋和监军低头不语。对此施琅本人显得毫不在意。他的性格就是这副德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就算女皇本人在场听到这话也会和大家一样一笑了之。眼见着现场的气氛活跃了不少施琅不由地向四周扫了一眼,似乎是想起什么似地向一旁的杨荣问等人问道:“这怎么没见郑森那个小子呢?”
施琅早年虽从于郑家,但在帝国海军之中,无论是军街还是资历其都在郑森之上。因此此刻施琅直呼郑森为“那个小子“众人也不以为意。只见那杨辛荣上前一步拱手道:“禀将军。郑提督打食去了。”
第299节 艳阳日奥军港遇袭 嗅异味英国舰脱逃
白沙、绿棕、椰林、枣树,一湾碧蓝色的海水映衬着绿洲背后都光凸凸的、好似刚被熊熊烈火烧焦了似的嶙峋山岩。这里是扼守红海通向印度洋的门户,欧、亚、非三洲海上的交通要冲——亚丁。一坐修建在沙姆桑死火山口上的城市。
“亚丁”一词是阿拉伯语的一个词根。意为“马鞍”,这是因为亚丁湾是由两个死火山熔岩形成的半岛组成的。由于昔日火山的爆发,火山熔岩形成了两个酷似马鞍形的火山口,伸进了印度洋,海水平静温顺地躺在一个近似椭圆形的海湾里。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亚丁湾形成了一个天然良港。而在明朝的地理书藉中亚丁又被称为“阿丹”,意思是“快乐之地”。据说是因海上的旅行者在远涉印度洋后在亚丁作短暂停留,从而又会带着快乐的心情开始新的航程而来。不过这座把守欧、亚、非三洲“水上走廊”重镇自古以来却是海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4年,罗马帝国就曾侵占过这里。之后这座古城又几经沧桑多次为异族人所占。1358年奥斯曼帝国将其并入麾下后就一直将其视为禁莆,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对其插手。就算是而今与奥斯曼帝国联手的英国舰队亦不允许在此驻扎。
时值正午,巳然将沙姆桑山活活炙烤成了一座“火焰山”的烈日并不肯就此罢休,似乎势要把那一湾海水也一并煮沸了不可。港湾中一艘英国战舰正带着一干商船忙碌地做着补给。同进港的多数商船一样英国战舰在此也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亚丁的主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奥斯曼的苏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