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欧洲的混乱与落后,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既然欧洲文明能从这时起超越其他古文明,那它自然就有它的过人之处。怀着一颗谦虚的心去观察世界才能发现各种先进的东西。若是以泱泱天朝的自满心态来傲视世界。那就算中国现在拥有了超越时代的科技、文化、制度,最终还是会被自己藐视的蛮夷给赶超的。自己带来的科技与制度不过是延缓了这一进程罢了。因此杨绍清能以一颗平常的心态来看待欧洲,这在孙露看来是十分难得的。
想要挖掘了解这些过人之处,必须得像彼得大帝那般深入庶民生活中去考察。而不是从欧洲贵族盛大的舞会中得出的。在孙露看来欧洲的贵族已经没落了。虽然他们还统治着那片大陆,却已经不能再代表那里的文化与思想。因此她着实不希望杨绍清将宝贵的时间耗费在那些头带假发,涂脂抹粉,穿紧身裤的贵族老爷身上。有时间在华丽的宴会上向欧洲贵族演示怎么用筷子,还不如在简陋的屋舍中同贫困的学者聊聊自然科学。
此外,孙露支持杨绍清微服出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她并不想过早地向欧洲人展现实力。毕竟中国本土刚刚结束长达数十年的战乱,民生、经济均急需恢复。朝廷的主要精力依旧还是要放在本土上的。因此目前中国对外扩张的基本策略还是逐步蚕食为主。这种蚕食策略主要是通过控制海上重要据点,来以点带面的发展殖民地。当然这种高性价比的扩张,并不是中国人创举,早在之前的二百多年欧洲人就已经用同样的方式征服了非洲和美洲。然而他们在亚洲却进行得并不顺利。这一来是因为亚洲各国实力远高与非洲和美洲。二来则是因为欧洲本土战乱不断,延缓了欧洲殖民者的步伐。而这两点恰恰成了中国人最有优势的地方。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中国这条“地头龙”利用欧洲诸侯之间这些年的明争暗斗,捞了不少好处。因此在本土恢复元气之前,孙露不想让欧洲人过早地意识到一个东方强国正渐渐崛起,从而使他们心生提防。
于是在孙露的一番安置之下,杨绍清终于如愿以尝地在六月初的一个早晨,踏上了开往欧洲的船舶。依照这次外务部的安排此次出使欧洲的使团由五艘舰船组成,共500余人,其中正副使及随行文官25人,另有德里古斯神甫等五名耶酥会神甫一同随行。使团由外务部左侍郎龚紫轩充当正使,南京耶酥会士王志林出任左副使,贤亲王杨绍清出任右副使。并由郑森出任使团所属舰队提督,负责使团安全。
在使团众多的随行人员之中,有一人虽未列入正式名单,却拥有着副使一级的身份。此人便是顾炎武。自从那日与孙露交谈之后,顾炎武心中亦是久久不能平复。一方面处于对孙露的厌恶,他并不想照着那女人的安排行事。而另一方面顾炎武对欧洲之行却也充满了兴趣。前些年他还在野研读时,便已经同红夷传教士有了些来往,并使他对自然科学有了一些涉猎。因此他虽认为欧洲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却也觉得至少比去宁古塔等地来得有意义。因此他便一咬牙应下了这份没有选择的差使。
由于身份特殊,顾炎武不能象其他使臣那般露面参加送行仪式。于是在同家人告别后,他便早早地来到了旗舰上。透过船舱的窗户冷冷地看着码头上互相道别的人们,顾炎武也不禁感叹此次出使的路途遥远。船队一旦出港便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中原了。因此无论是对正使,还是对船上的杂役来说,他们的家人似乎都不希望自己的亲人去那么遥远的地方。
因此当顾炎武发现贤亲王杨绍清也在出行人员名单中时,便着实地吃了一惊。起先他还以为是孙露故意要打发走自己的丈夫,故儿才命令自己的丈夫出使欧洲。但他很快就被告知发起此次旅行的正是这位贤亲王殿下。这下顾炎武可就更搞不懂了。他不明白身为皇夫的杨绍清为什么要放弃当前舒适的生活去那蛮夷之地。也不明白为什么身为帝王的孙露会同意自己丈夫的决定。难道说欧洲真有什么魅力能吸引皇夫抛弃家庭何权利前去周游吗?还是另有什么原因?对此不敢枉下结论的他此刻只觉得码头上的那对身份高贵的夫妻,确实是两个极品怪人。
其实不仅是顾炎武,就连孙露本人也清楚自己同丈夫在他人眼中是多么的异类。但饶是如此此时的她亦不能免俗,就像周围其他送行的妻子一般关切地叮咛着自己的丈夫。一旁膝下的两个孩儿似乎还没有明白即将发生的事情。一直生活在王府深院的杨禹轩与杨念华还未曾见识过如此热闹的场景呢。更别说停泊在码头上的那五艘硕大的帆船了。因此两个小家伙只是瞪着两双天真的大眼睛,好奇地向四周张望着。然而正当皇帝一家在做临行道别之时,一身戎装的郑森与正使龚紫轩突然匆匆地跑了过来。却见郑森潇洒地朝孙露敬了个军礼,报告道:“陛下,舰队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哦,舰队已经准备好了吗。龚大人,使团是否也已经准备妥当了呢?”孙露顺手回了个军礼道。虽然做了皇帝,但她依旧该不了敬军礼的习惯。对此史可法、沈犹龙等人也曾多次提醒过她。可孙露却觉得这个习惯并没什么不妥,而且还代表着她同军队的那种难以割舍的感情。因此她不但保持着回敬军礼的习惯,更在不少场合仍旧会以一席戎装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