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这才倒下不到一年,在这之前顾氏一族有多权势滔天,人尽皆知。顾氏最昌盛之际,三省直接架空了皇权,且的确有很多涉案之人与顾家有过来往,找顾兆做替死鬼,最适合不过。
薛佪话音一落,原本一脸漠然,宛如神游太虚的萧长卿倏地看过去,漆黑幽深的眼瞳,仿佛闪烁着穿透人心的锋芒。
尚书令崔征对此不作表态,中书令薛衡对这个侄儿失望透顶,他想走王政的路子,获得陛下倚重,却以为陛下只要媚臣,王政媚上不着痕迹,且手腕过人,薛佪却从来不揽镜自照,看看自己的丑态,也从不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科举为何大兴,众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就是陛下用来对付顾兆,若非如此现在哪里有陛下一言九鼎的局面?
这个时候科举出了纰漏,就往被科举制度的大兴害得家破人亡之人身上推,吃相未免太难看。
知道真相的人自然觉得难看,不明真相的自然有糊弄过去的法子,此时就有人站出来附和薛佪:“陛下,薛尚书此言,倒是令微臣想到,昔年顾公一再对科举推行多加阻拦,后多对科举出身的寒门子弟刁难,顾公对科举由来不赞成,如今科举舞弊深查,陋习竟然亦有六年甚至更长之久,舞弊之人又半数与顾公往来密切,或许顾公早已布局,为的便是破坏遏制科举。”
可以想一想,若今日顾兆还没有死,爆发出这等大案,只怕他要强势停了科举,再一次让世家截断朝堂。
有脾气刚直,曾经因为寒门出身,忠于陛下,与世家子弟多有龃龉的朝臣立刻附和。
七嘴八舌,根据薛佪的暗示,到了直接定论这或许就是顾兆死前筹谋已久的阴谋,若非陛下圣明,早早收服了顾家,否则今日朝堂危矣。
没有人站出来为顾兆说话,不是他们心里不清楚,也不是没有受过顾兆恩惠者,而是这件事情必须有人承担最大的责任,不是顾兆就是陛下。
陛下是他们的君主,陛下面上无光也是他们朝臣之过错。另一则,他们不知道陛下的态度,若是贸然出头,触怒龙颜,倒霉的就是他们自己一家老小。
“陛下。”就在形势一边倒之际,已经许久未曾在朝会上主动开口的信王萧长卿站了出来,“诸公言之凿凿,宛若亲身参与,委实叫儿心惊不已。
科举选拔官吏,为朝廷效力,造重学之风,实乃利国利民之佳措。儿才疏学浅,比不得诸公十年寒窗,学富五车,却也知为官者当修德养德,岂能不知‘死者为大’?
凡指控、顶罪皆要讲究证据,今儿诸位大臣,空口白牙,横肆辱极逝者,儿耻与这等人为伍。”
将朝臣一个个说得抬不起头,众人才蓦然想起,这位沉寂了快一年的信王殿下,可是十五岁就舌战国子监大儒且获胜之人。
扫了一眼方才诋毁顾兆的人,萧长卿转过身对祐宁帝躬身道:“陛下,顾家本是受人陷害枉死,依然蒙冤一次,难道还要重蹈覆辙?顾氏无人,儿仍是顾氏女婿,有人辱极仙逝泰山,儿恳请陛下为顾氏做主,还儿一个公道。”
一句顾氏女婿,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陛下和顾兆那笔糊涂账,是算不清扯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