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一会儿话,时间已经不早了,太阳都已经西斜了,好在大河村离县城并不远,走路也不过一个小时就能到。
村支书安大明连忙招呼四人动身,回下河村。
没错,安树原本就姓安,幸运的是,安山也姓安,所以被收养后,就没有改名字。
一路上,安支书都在介绍下河村的情况,是想让安西提前了解一下,家里都还有什么人。
至于新来的三个知青,是顺带的。
不过既然说了,也就顺便说说村里的情况,让三个小年轻了解了解,别到时候乱来,吃苦头的是他们自己。
作为村支书,他就当尽自己的义务了,至于听不听的,还得看他们自己。
其实说起来,整个下河村也就支书安大明家,和安西家是姓安。
他们是逃荒过来的,原本来的是一大家子,最后就只剩下了两兄弟。也就是安大明的爷爷和安树父亲的爷爷。
他们娶了下河村的姑娘,顺利的在下河村安居落户。
因为各种天灾人祸,传到现在,也不过就剩下安树大伯一家和安大明一家,以及安西这个安家人。
不过他们都比较出息,安大明成了村里的支书,任何人也不敢得罪,而安大伯家,因为安树父母烈士的身份,也没人敢招惹。
后来,安西的二堂哥又当了兵,还很出息的,年纪轻轻就成了营长,这下子,安家就成了下河村风光最盛的人家。
下河村算是一个大村,上上下下有好几百人口,其中三分之二是外来人口,都是陆陆续续逃荒过来的,原有人口不到三分之一。
当时安家太爷两兄弟来的时候,下河村其实很排外的,对于外来人口非常防备。
也是两兄弟聪明,一合计,就分别看中了一位本地姑娘,花了不少心思,成了下河村的女婿,顺利的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这个村各种姓氏都有,而外来人和本地人又因为各种原因,摩擦不断,所以关系非常复杂。
等新中国成立后,把下河村划分为一个村级单位,要选村支书的时候,谁也不服谁。
本地人认为,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你们来我们这样,当然要遵循我们的规矩,服从我们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