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萧宁在荆州时也曾修过史,但修的是地方史,人史。
倒也是有人动过心思私自修史,只是这古今以来,诸如此类之人不计其数,可是真正流传后世几何,额,得看看各世家愿意亮出否。
无论他们愿意或是不愿意献出他们的私藏,朝廷安定,就得修书修史。
修书这个事,萧谌和萧宁早已经开始,初初欲利用修书这一点笼络人心。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还是有用的。
欲传文化,亦或是想要流芳百世的人,或为后世,或为己,总是会考虑种种原由而选择加入修书。
可这修史,那可比寻常的修书更难。
一国之史,如大兴一朝数百年,史书所记几何,他们其实心里是没有数的。
现在大昌初建不久,也正是因为初建,创立新规矩的时候,自此,不仅是在政体上有所改变,便是这文化上,一样要开拓创新。
一个个宰相们面对萧宁,真是舍不得不支持她!
不能否认萧宁是在不断地扩大她对大昌,对天下的影响力,可在这个过程中,萧宁亦为百姓,大昌,乃至后世多番谋划。
这样的一个人,诚如她同天下人说过的话。
虽为利己,亦为利国,更为利于天下。
那如何让谁能抹去她这一份谋划,舍得不支持她。
“臣愿意起这个头,修史。”附议不止,姚圣更是迫不及待的表态,此事他是定要参与的,更是要一心一意做好。
“臣愿助之。”顾义第二个出头,迫不及待的开口。
著书立传,名垂千古。着史家之经典,萧宁已然道出了标准,如此标准,可不是轻易能达成的。
任重而道远,仍须有人不断前行。
于沙场之上,有将士一往无前;于文化上,也须有人不畏艰难,翻看经典,以令后世知今日之事,前朝之事。
都是读书人,谁又不曾知道,修史,正史,那对天下,对后世意味着什么。
萧谌看着精神过来的萧宁,心情已然是相当的好。这等利于千秋之事,岂能不为之。
“好。”萧谌赞之,这些事,萧宁挑起头,必然也会跟着做到底。
“另,新都已成,请陛下迁都。”迁都,有些事,就该在新都有一个好的开始,凡事立好了规矩,笼络了该笼络的人,自此,世上再无人可以抑制萧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