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恒笑着问她:“要不要喝汽水?食品厂弄了两箱子给我们。”
要,当然要,必须要,喝点汽水,好歹舒服一些。
田蓝又关心了一句:“对了,上午方秀英有没有考试啊?”
大家都摇头:“不知道,没听人说。”
时间太紧张,大中午的,外面太阳又特别大,谁都没勇气顶着烈日跑到另一个考场去问情况。
毕竟要是中暑了,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众人吃过饭,有人拿出资料继续埋头苦读,有人则干脆趴在桌子上小憩,好养精蓄锐,迎接下午的挑战。
田蓝没临时抱佛脚,就把凳子搬到墙边,靠墙打起了盹。
她不爱趴着睡觉,感觉脑袋难受。
陈立恒跟她并排坐着,拍拍自己的肩膀:“你靠着睡吧,别崴到了脖子。”
田蓝摇头,实力拒绝:“不要,太热了。”
陈立恒默默地看了她一眼。
女人啊,多现实的生物。
冬天对他可热情了,每一次都抱着他。
一到夏天,呵呵,恨不得直接把他从床上踢下去。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从包里拿出蒲扇:“睡吧,我给你扇扇。”
田蓝惊呆了:“你怎么连这个都带了?”
“我不是怕蚊子多吗?幸好带了。我们那个考场就在厕所旁边,蚊子特别多,我一边考试一边打蚊子。”
田蓝目瞪口呆:“监考老师没把你赶出去吗?”
“老师自己也在打蚊子。”
好吧,跟他一比起来,自己实在太幸运了,不过是被蚊子咬了两个包而已。
一直到下午考完,大家碰头的时候,田蓝才终于收到了确切的消息,方秀英总算顺利地进入了考场。
一开始监考老师是要坚持原则的,而县政府那边也说准考证是从上面发下来的,他们只负责代发,没权力给补办。
实际上,就是盖个章子的事儿,但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生怕会有事儿。
后来还是革委会主任急了,跑到县领导家里去堵门,硬是逼着人家同意让方秀英先去考试。
他拍着胸口保证,如果真是冒名顶替的话,那到时候撤他的职。
虽然大家都知道方秀英就是方秀英本人,他这个保证没啥风险。可他能够把话说到这份上,考生们还是觉得领导实在太够意思了。
他明明可以不管这事儿的。
英子突然间问:“我们近来上完大学是不是还回来啊?”
旁边有考生嗤笑:“你犯什么浑啊?上了大学当然是要留在城里了。回农村的话,还上什么大学?不是白折腾吗?”
英子摇头:“我还是想回来。”
方秀英皱眉毛:“你别犯傻,你应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会看啊。”英子认真道,“等看完了,我就回来了。我看过一篇文章叫城市的起源。城市也不是生来就是城市的,城市也是慢慢发展起来的。我想农村也一样。现在我们向阳公社没有城里好。但我们也在进步呀,我们今年就比去年好,明年肯定比今年还好。这样一步步的,我们终究会越来越好,总有一天,不比任何人差。”
旁边人笑了起来:“那你等到那时候再回来呗。我大伯退休了,嫌城里住的憋闷,就回家盖了三间大瓦房,宽敞又气派。反正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了。”
英子认真道:“好也不是自己变好的,还不是人一点点建设出来的。我不能在城里等着农村建好,我应该自己回来搞建设。”
旁边人都陷入了沉默。
对这个时代的农民子弟而言,上学的最大动力绝对不是什么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而是基于最迫切的现实需要。
学习吧,上大学吧,这样你就能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你就能穿上皮鞋,做个堂堂正正的城里人。
田蓝拍了拍英子的后背,鼓励她道:“好啊,到时咱俩搭个伴。等上完大学,我们一块回农村搞建设。”
前提是,我们都要变得更优秀。
第135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高考连着考三天, 这三天里,田蓝最大的印象就是天不停地下雨。
其实从进入7月开始,天就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 就没晴踏实过。搞得生产队收下来的麦子一直没办法脱粒,让广大社员都犯愁不已。
但高考这三天,雨却下得尤其大。特别是考完的第一天晚上,外面的雨哪里是瓢泼呀,完全是打破了水缸, 直接哗啦啦往外淌。
原先大家都担心晚上会热得睡不着,结果雨一下, 听说在招待所走廊上打地铺的考生,好些人直接冻感冒了。第2天在考场上,田蓝就听到了此起彼伏的打喷嚏声。
因为这个, 考场所在学校的食堂还专门熬了红糖姜汤, 象征性地收一分钱一碗,给大家放开肚皮喝。
陈立恒也打了两碗过来, 天太潮了,喝点姜汤祛祛潮气, 人也舒服些。
田蓝一边喝姜汤, 一边小声道:“咱们这里可真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