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些好田地都在富贵老爷们手上,我们的薄地瘦田连草都长不好。”有人说道。
“是啊,地越种越瘦,往年能收两担粮的地,去年就只收了一担半。”
村里不分男女都是要下田的,故而提起生计这个话题,大部分老百姓都愤愤不平,有感而发。张文海身为富贵老爷的一员,坐在其中瑟瑟发抖。
“看来大家都有此困扰。地的好坏虽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坏地变成好地。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如何肥地。首先,咱们要知道哪些庄稼养地,哪些庄稼伤地……”
台上的人侃侃而谈,时不时还会说两句俏皮话哄大家开心。因为涉及百姓生计,所以大家听得非常认真。有些老庄稼汉边听还边点头,这其中有些内容他们曾经试过,只不过他们无法像这样概括出来,也说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张文海原有些不以为意,后来也听得入神了。他们家虽然也是以做生意为重的,但田地也不少,其中良田劣田都有。若是按照台上人的说法去做,说不定他家的劣田也能变成良田,多收不少粮食。
转眼一个时辰就过去了,大家伙还有些意犹未尽。眼下马上便是春耕了,他们想多学一点东西,回头用上,秋天也能多打几斤粮食回家。
台上的人似乎也看出来了,他先安抚了大家几句,然后说道:“今天我就讲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想听,明天还可以再来。当然,明天不能来的也没关系,若家中有读书人的,可以去翻翻《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书》等,我今日所讲,大部分都是上面的。”
“书上还管咱老百姓种田的事?”有人惊讶地问道,他们以为读书只教人做官,却没想到还有种田的书。
“当然了。”台上的人又笑了,“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要会读书写字,便能将自身经验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有法可依,不用担心无人口口相传而将手法遗失了。”
老百姓们都点头,如果人人都能认字的话,那这法子确实不错。
那人又说了几句,而后便让大家明日再来,不过,明天就没有鸡蛋领了。
老百姓们纷纷表示没有鸡蛋也没关系,就算今天的不发,他们也不在乎,毕竟学到的东西可比两个鸡蛋值钱多了。
台上人表示他说的一定做到,今天的鸡蛋无论如何都会发下去。说着,便让大家排着队去前头领鸡蛋。
“诶,真好呀!不愧是读过书的,懂的就是多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