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需要粮食,收购当然比不过自己种划算。
尤其苏家朝中有人,绝大部分良田赋税都能“躲”。
正因如此,苏家的田地不计其数。
甚至在老巢江南西路,有“十分土地,九分入苏家”之称。
这样一个家族,在富庶的黄河诸路又岂能没有土地。
纵然比不得江南,也是阡陌纵横。
改革土地制度,摊丁入亩,就是权宜之计,他们都不愿意。
以苏家为首的高门私下动作频频。
这不仅仅是土地的问题,更是高门和圣上的博弈。
江南西路,邵阳府,知行书院。
书童不急不缓地穿过择星湖的廊桥,前方湖光山色之间,一个飞檐翘角的亭子赫然屹立湖中。
亭中,一位身着青色儒生长袍的中年男人正独自对弈。
“先生,苏家族长求见。”书童躬身道。
男子貌不惊人,但自有一股文雅之气。
崔翰抬头,眼底闪过一丝精光。
豪富的苏家求见……
“贵客来访,本不可推辞。”崔翰顿了顿,“但今日不凑巧,拒了吧。”
说着,崔翰将黑子落在棋盘上,露出微笑。
苏家既是求见,却连提前告知,发个帖子都不会,这是在侮辱谁。
崔翰摩挲着微凉的棋子,苏家这是在邵阳府横行霸道习惯了,连规矩都不懂。
书童对自家先生拒绝苏家族长也不惊讶,安静地退下。
先生不慕名利,冰清玉洁,苏家炙手可热又如何。
今日先生精心棋道,就是知府大人来都不一定见。
然而书童备受推崇的崔翰,心中却没有面上一般平静。
崔翰将棋子扔进棋篓,眼神一暗。
苏家是吗……
江南文风鼎盛,邵阳府更是其中翘楚。
大周四大书院之首的知行书院就坐落于邵阳府。
知行书院被称为“小国子监”,江南大半举子出身知行书院,从书院中更是走出过无数进士高官。
堪称江南学子的圣地。
知行书院有如此成绩,自是少不了大儒学者。
崔翰就是其中翘楚。
少年成名,五岁读经,十九岁中进士。
可以说,要是没有钟离微珠玉在前,崔翰便是当今的第一君子。
然而既生瑜,何生亮。
钟离微的光彩如皓月当空,众星闪烁如何能敌。
饶是崔翰也不例外。
钟离微一路从翰林院、外放为官、选调入汴梁、入宰相府,成了如今的钟相。
崔翰却是走了另一条路。
初为同安县县令,而后拜师大儒卫翁,辞职讲学,教育育人。
此后不求仕进,振兴知行书院,著书立说,成为一方大儒,才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