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见打探不出什么,便只做玩笑一般,开始给对方介绍起风土人情来。但从他们说话开始,刚刚还不屑一顾的不列颠之臣,自认为是贵族的金发之人,神色竟然越来越认真起来。
这东方古国,于他想象中可是大不一样啊。
第93章
自称是不列颠的贵族的洋人被徐日升和白晋,以及广州知府安排的人陪着一起在广州四处游玩,没有立刻动身进京。但是几乎同时,另外一个人却已经动身,快马加鞭的进了京城。
扬州富商杨衍裘,自从与朝廷合作之后,两年前就已经成了江南富商中一方巨擘,在江南一带,江宁织造的曹寅的名字,叫的都不一定都他响亮。
杨衍裘此人做生意的脑子几乎是天生的,手腕十分灵活,并且十分舍得,他做生意向来不求独占所有利润,对下家的分利尤其大方。所以很受合作者敬服,在江南一带越发吃的开。
尤其是朝廷搬出间接鼓励商业发展的政令之后,南方越发繁华,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几乎成了丝织业的另一个活招牌。
但是世事无常,去年南方一场水患,不仅影响了三省的民生,也掣肘了南方商业的发展。且水患之后朝廷并无减免商税之意,扬州的商人们在税银的重压之下,生意上不免捉襟见肘。杨家自然也难逃此劫,间接导致他们的生意利润大跳水。
江南商会也是在水患之后快速成立起来的,当时富商们一边极力挽救自己的损失,一边努力找新的门路.想重新打通之前断掉的商机。只可惜,水患波及太广,朝廷又正忙着赈灾,完全顾不上商户们。
杨衍裘此次进京,就是想求个恩旨,求皇上和太子准许暂时把江南一带的商税降一降,哪怕只降下两成呢,也是给他们喘口气的时间。毕竟去年受灾实在严重,再拿不出那么多税银了。
如果这时候商户们再缓不过来,可能多年经营就要毁于一旦了。
虽然杨家的生意到不了“危急存亡之秋”的地步,但是将心比心,他很不希望江南商户再如此为难下去。大家差不多是同一根绳子上的蚂洒,牵一发动全身,一个商户的银钱短了,可能还要同时牵连四五个下家。
杨衍裘上京的路线,定好的是先走水路从扬州乘船到河南一带,在那里再换成马车,走官道进京。这样相比是比直接走水路慢上许多的,但是无奈河南那边正在修筑大坝,河道受阻,所以只能繁琐的换来换去。
水路走了七日,这一道的行程算是已经过半。
杨衍裘坐在马车上,翻了翻自己带来准备呈上去的账本,止不住重重叹了口气,说是上京求恩旨,但是他心里并没有什么谱,保证能把这事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