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子,我刚才出去采买,碰见在查哈大人家里做厨子的乡党了。”
“您又大惊小怪。去年旱灾各地逃荒投奔到京城的人不少,您碰上一两个老乡也没什么稀奇的。”
“碰上老乡是不稀奇,可是我问他在京城待的可习惯,他竟然跟我说,他过几日就回老家帮查哈大人开垦良田去。”
“还有这样的事儿?这查哈大人是京官,又没有外放,朝廷的政令里不是说,只有当地属良籍百姓才能开荒吗?咱们可是都跟主家签了契的奴才,官府都有备份的契,他还能私自改动?”
“自然不是他改的。我听那意思,是查哈大人帮着改的。过几天他就要回去了,问我有没有要捎带的物件,他帮我带回家去。”
“这查哈大人胆子可真是够大。”
“嗨,人家是大官,这事又做的隐蔽,到时候只说是调家仆回老家,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索额图只听了一半,后边这两人再说了什么,他就没坚持着听下去了。
不过这事让他看到了自己可以发挥更多的光和热,在朝堂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转机。
于是第二日,他就上了密折,向康熙禀报了此事。所谓密折,即是由特殊人才传递上去的,且除了写折子的人,只有康熙一人知晓的其具体内容的折子。
作为议政大臣,索额图肯定是知道用什么样的渠道才能把这封折子传上去的。但要问为何他敢连隐田之事都请旨查?
那纯粹是顺带一说。
隐田圈地这事儿,在索额图看来是不算什么大事的。他自己就在京郊圈了上百亩良田的。
但是这折子上要只说查哈秘密的,让自己下人去替自己开荒占地,搞得就好像他是在针对人排除异己似的。这就又有党政的嫌疑了。
经过胤礽多次提示,已经知道爱惜羽毛的索额图,不会让自己再有这种明显的把柄。所以他就顺便把这严查隐田之事,也写了上去。并着重强调了下,这种行为是枉顾政令,明晃晃打朝廷的脸。
康熙看到折子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生气的。比过去三番联合起来怼他都生气。他觉得,好歹那时候三番是因为要人有人要兵有兵,才敢那么大胆嚣张的。
如今这些朝臣,除了朝廷给的脸面还有什么?他们可是拿着朝廷的俸禄还动手挖朝廷墙角。
查,必须严查!
但是,康熙做事一贯有个习惯,他喜欢先拿到确凿证据,再直接把这证据摔到罪犯的脸上,怼的别人哑口无言后,再依罪论处的。
所以,折子看完后,他在早朝时仍是不动声色。只在背地里着人暗中调查。
因为是密报,所以这事儿胤礽还没得到消息。康熙也没有特别告诉他,儿子,有个混蛋阳奉阴违,正在背地里给咱们爷俩下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