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林之所以会问这些,也是因为想做市场调查罢了,粮食关系到国计民生,稳定的粮价也是老百姓安心生活的根本。
而这些也是他这个乡试预备考生应该了解的。
背着书箱拎着米糠,周青林往旺枝巷而去。
已是中饭时间,周青林先去了巷口食肆,今天他不想自己做饭来着,觉得这样太费时了,此时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沈掌柜帮他从京城带回来的考题卷了。
点了一个麻辣豆腐和一碗炒肉片,外加两碗大米饭,一共花了八十文,周青林算了算,这价格相当于前世的十八元钱,还挺便宜的。
回到家里,周青林先从布袋里舀出半碗糯米用水泡上,糯米泡过水后,晚上烧排骨饭时就不会出现夹生饭了。
忙好这些后,周青林就拿出笔墨,然后边看考题边做起摘抄来。
“行赏孝顺之至论”,这是已亥年乡试的五道策论题中的一题,也就是去年周青水考的试题。
周青林仔细看了去年乡试头名解元对这题的解答,对方以《礼记曲礼 》中“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的章句开篇,娓娓阐述了自己对孝道的认知与观点。
周青林心想,这就是熟读四书五经的好处了,必要时可以引经据典作为论证的依据。
想到这里,周青林突然有种“万变不离其宗”之感,心道,四书五经光会背还不行,他还得逐字逐句分析吃透才行,看来自己储物仓库的译文书还是得多多派上用场才行啊。
就这样摘词抄句,写写看看,不知不觉大半日就过去了。
等周青林把己亥年的乡试考题全研读完之后,已是酉时,感觉腹中有些饥饿,他摸了摸肚子,再看看外边,天已经开始暗下来了。
卷起考题,收起笔墨纸砚,周青林去了厨房,等他正准备舀水洗手时,就听到后院传来咕咕的鸡叫声。
这叫声是表示肚子很饿的意思。
周青林拍了拍脑袋,心道,自己忙得把喂鸡的事都给忘了。
他赶忙去后院拿了装鸡食的木盆,然后依旧是米糠拌稀饭。
这些鸡怕是饿得久了,他还没把木盆搁到地上呢,十多只大鸡就直直往他这儿冲了过来。
周青林赶忙把食盆放到了地上,紧接着便是鸡啄米糠时嘴尖碰到木盆时发出的嗒嗒声,听着还挺有节奏的。
至于那群小鸡们的口粮,周青林则把竹篮里剩下的菜叶子全都倒在了地上。
趁着鸡群吃饭的时候,他拿了个小笸箩,去蛋窝把今天下的鸡蛋都捡了出来。
喂好了几十张嘴,接下来该喂自己了。
周青林把早上买来的子排清洗干净,然后点火烧水,把排骨放进锅里焯去血水。他把已经浸泡了好几个时辰的糯米沥水,用清水再洗上几遍。
往热锅里倒入小半碗油,再放几颗蒜瓣爆香,然后把子排倒进去翻炒一会儿,等把排骨上的肥肉都炒出油后,再把沥干水的糯米倒进锅里一起翻炒。
往锅里加点盐,周青林又拿过酱油壶,倒了一小勺酱油进去。
这个朝代的酱油是豆和麦子制作而成的,里面没有任何添加剂,闻着就好有食欲的样子。
这不免让周青林想起小时候自己和爷奶一起吃酱油拌饭的场景,那时的酱油也是酱香浓郁,美味非常,如果再往饭里舀点猪油进去,那更是好吃的恨不得把舌头都吞进肚子里去。
正当周青林感叹时光荏苒、物事全非的时候,锅里酱香四溢的排骨饭发出的滋滋声把他从往事中拉了回来。
哎呦,这是要焦了,周青林忙继续翻炒着排骨和糯米,接着往锅里加入一碗清水,炒拌均匀后,再用锅铲把排骨和糯米压平。
盖上锅盖,周青林把灶膛里燃着的柴禾都抽了出来,只留了几块烧红了的炭火在里头,这样慢慢煨上个十几分钟,排骨饭肯定就会熟了。
这时院外传来了笃笃笃的敲门声。
这个时候居然有人敲自己的门?周青林有些惊讶,他抬头看了看天,月亮都出来了。
天都黑透了,会是谁啊?
不会是邻居吧?周青林想。
可自己与他们除了日常的点头之交和卖了一回咸鸡蛋之外就没别的来往了啊。
难道是来买咸鸡蛋的?
正当周青林想开口问问是谁时,又一阵的笃笃笃敲门声传来。
“谁啊?”
周青林朝门口喊了一声,结果没人应答。
等了一会儿还是没动静,周青林有些不悦,也不知是谁这么无聊,黑灯瞎火的居然玩这种吓人的把戏。
难不成是吕志义和应进庆两人?周青林突然想到了他俩,再想想吕志义平时的促狭劲,觉得十有八九就是他们。
于是他笑着朝门外说道:“你们这两只馋猫的鼻子可真灵啊,这是闻到我家排骨饭的香味了吧?”说着周青林便准备上去开门。
可等手快触到门栓时,他突然想起昨日吕志义和自己说起休沐要和同窗去青山寺游玩的事来,那地离这边可是有几十里路的距离呢,哪有这么快就能回来啊。
再说真要是他俩,这会儿怕早就憋不住开口说话了。
不是他们那会是谁啊?想到早上他去买米时听那米店掌柜和店伙计说起的匪盗,顿时心里打起了鼓。
可这想法很快就被周青林否定了,心道,现在才晚上七点多钟,那匪盗再没脑筋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明目张胆地上百姓家的门吧。
不过都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周青林心想,管他外头是谁来着,只要对方不吱声,他都不会傻不拉几地去开门的。
思忖间,排骨饭的香味已经从厨房飘了出来,好闻极了。
感觉自己的肚子也跟着咕咕叫了起来,懒得再管门口的人,周青林快步去了厨房,揭开锅盖,只见糯米饭晶莹剔透 ,排骨色泽酱红,这是已经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