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想三文钱的针,就跟张阿公收的问诊费一样儿,但张老大夫还得开药呢,那花的钱就多了,鱼姐儿扎了一套针下来,小毛却只迷迷糊糊睡了一觉就好了起来。
小毛娘也愿意跟人说这事儿,都是一起做活聊天的邻居,真有省钱的法子大家也不会互相瞒着:“我家小毛前儿就是鱼姐儿扎好的,才三文钱,倒比找张大夫划算些。”
这话儿就渐渐在竹枝巷子里传了来,虽也有许多人家不信,但由不得他们不信,桂花这个活招牌如今日日都在巷子里到处蹦跶呐。
不是跳绳就是踢毽子,往日这孩子哪有这样的精力,哪天不是病病歪歪靠在家里做活儿?如今脸也红了,身子也抽条了,人精神得跟万家嫂子还在似的。
谁不知道万家这小闺女自从被纯氏磋磨得病了就没去过张家,都是鱼姐儿背着药箱来的!
逐渐便有周围的人家携了孩子来试一试。
春日换季孩子们多多少少都有些小毛病,三文钱能治好的,也不去买那十几二十文的苦药回来熬,省下的钱给孩子买个麻团甜嘴也是好的。
扎针也是件辛苦活儿,张知鱼只有一套针,所以一个病人得花去她一刻钟功夫,这个诊费对于她的付出实际上并不成正比。
但三文钱的扎针费是张阿公定的。
桂花身子渐好,还是张阿公是头一个发现的,那日他从保和堂回来,路上遇见桂花在货郎摊子上买油,险些没认出来,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是桂花。
他心里当然知道老胡大夫留下的方子能做到什么样儿。上限如此,再好的手上功夫那也没用。
回了家便又唤了鱼姐儿细问。
如今桂花身子都好了,张知鱼已经不担心阿公不让她给桂花扎自己的针了,甚至有顾家做掩护,她连自己会的另一个针方也不打算瞒着阿公,只是还没有好时机能说而已。
张阿公让她指着小木人重新点了点穴位,发现这孩子悄不声儿地就学了这么些东西,乐得晚上多吃了大半碗饭,闹得最后起夜去吃保胃丸,好悬又差点儿挨老婆子一顿骂。
即便如此,张阿公在保和堂一连几天那都是喜上眉梢,满面红光,赵掌柜见了抽了个没人的空儿问:“可是你家大郎又有喜了?”
张阿公一下儿就苦了脸,摸着胡子摆摆手:“有什么喜?鱼姐儿如今学了些针,我正愁怎么给她定价呢?”
赵掌柜很知人事,便随口一夸:“这么点大的孩子都开始卖钱了?”看来天资不浅,说不得往后也能跟王婶子一样儿做个绝好的绣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