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两头不是人,刑部也好不到哪里去,光是私贩人口一案就牵连甚广,从主谋赵英以下,在鸾阳为他打点掩护的城督赵源,沿途为他大开方便之门的几城官员,云水关验货的边军、发放通关文书的书令,再到私贩人口情况最为严重的商台郡的各级衙门,还有最直接犯案的人贩和负责运人的药材、香料商队,只怕刑部大牢都要装不下。何况能让朝廷命官如此监守自盗,只能说是律法尚有漏洞,刑部又首当其冲,一时焦头烂额。
私贩人口本身又算是户部监管不力,免不了也要表个态,当即在重央全境严抓严打,要求所有富家官家出具家中仆役的籍契证明,重新归档整理。原本就已是巨大的工作量,夜雪焕还轻描淡写地提议“不若明年重新统计户籍”,差点没让整个户部哭着给他跪下。
但他自己也清楚,私贩人口始终是愿打愿挨的买卖,无论如何打压都无法根除,风口浪尖时偃旗息鼓,风头过去很快会春风吹又生,也就不多为难那位户部尚书,转头再向礼部施压。
这些人口的流向是颐国,本就牵扯到外交问题,礼部根本跑不脱。原本与颐国的关系就算不上好,如此一来更是紧张,礼部尚书在早朝时激昂陈词,但最终也只能先要求颐国配合查证。
这中间倒还有段插曲,赵英落网之后,曾有个商台本地的乡下贵族来找过夜雪焕,说几年前家里曾经走丢过一个小少爷,遍寻不得,不知是否与此案有关,希望朝廷能帮忙找寻。
说他是个贵族,是因为他的祖母曾经是个县主,论辈分勉强能算是夜雪焕的远房表亲,但与皇族嫡系已是五服之外的亲缘,实际上并无爵位,甚至都不姓夜雪,家中只有祖上荫下来的百余亩地,无权无势,严格而言最多算个乡绅。
夜雪焕不置可否,打发他回去之后,问蓝祈道:“你怎么看?”
蓝祈不以为然:“红龄手下的人贩岂会挑这种富家少爷下手。何况几年前的事,他现在借着此案说出来,说明先前一直求告无门,如今也不过死马当活马医。是否有关联,还有待商榷。”
夜雪焕点头表示认同,然后在折子上又加了一句“或有夜雪氏血脉牵涉其中”,悠悠然呈了上去。礼部看后大吃一惊,但稍一调查就知他是在小题大做,却又不得不表现得十分重视;毕竟哪怕只有那么丁点的夜雪氏血脉,也绝不能流落他国,只得硬着头皮继续与颐国交涉。
颐国尚未有回复,也不知事态会如何发展。
如此折腾了一个多月,私贩人口一案也没有太大进展,反倒是其他一些玩忽职守、贪污受贿之事定了案。这种案子往往拔出萝卜带出泥,官商勾结、官官相护,一查就是一大片。何况夜雪焕在婺州时雷霆一击,把西南官圈吓破了胆,甚至有许多心虚自首、畏罪潜逃的,想睁只眼闭只眼都不行。于是吏部也犯了愁,那么多官员锒铛入狱,大量空缺无法填补,只得先调用了大批已经告老卸任的官员,等新人提拔上来了,再慢慢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