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3节(2 / 2)

田园锦绣 两朵小花 8588 字 2022-06-29

堂屋里,东西两边屋里,都堆满了。刚跟爹娘说过要重新起房子,如今看来是不得不起。

不同于在宫里当差那会儿处处小心,回来以后衣食虽没从前富贵,但总算不必小心翼翼过活。

等她把今儿买的东西点了一番,又过了账,才想起来一早买的三笼包子才吃了两个,今儿买的油用铲子沾了在锅里点了点,包子煎好,爹娘也还了人家粮食回来了。

中午一家人都没顾上吃饭,兴安也没吃,这会儿扶着灶屋的门框,巴巴的吸着鼻子朝里看。

元绣又就着锅里的油添上水,打了个蛋花汤,盛了满满一盆,一家人就着汤把煎包囫囵吃了,吃完一个才晓得里头是肉馅儿,不管是老的还是小的,见着肉馅儿都忍不住放慢了速度,开始细品起来。

如今元绣回来,家里田地自然不用卖了,趁着还来得及,田里该上肥还是得上肥,六亩田说多不多,真收拾起来一家人也费了好一番功夫,不过粮食已经有了,吃饱了力气足,干活也不显得熬人了。

她眼下要做的事多,上回老大夫来家中看诊,忘记将那些土块给大夫瞧瞧有没有被下药,毕竟若是真的被下了药,那荷香说的十有八九就是事实。

即使知道地里光景恐怕跟杨老财脱不了干系,却拿不到他的短,要叫杨老财知道了,背地里使什么手段姑且不说,面上定要骂人家拉不出屎怨茅坑。

作者有话说:

第五章

地里活计元绣做不来,况且她还打算去烧砖窑那里去打听打听,好买些青砖回来。

再起屋子势必要盖的大一些,院墙也砌的高一些,家中尽是老弱妇孺,若真有有心人想使坏,他们一家子可防备不住。

虽说财不外露,但她回来这两天,买了这么多东西,明眼人也能看出来她身家不薄。

一说要起房子,双井村家家户户就过来问要不要帮忙。元绣想的多,东西厢房还有正房两边的耳房,都要建的大些,后院还得搭两个养鸡养猪的棚子,她的毛驴也得有个落脚的地儿,后院空出来的地方,能垦几分地好种些小菜,院墙外还要留个沤肥的坑。

元绣在纸上写写画画,荷香一直跟在元绣后头,她格外喜欢这个才回来的姑姑,兴安比起荷香就显得不大好意思,总远远的看着,或者跟在她身边也不说话,元绣想着要把两个孩子一起,送去镇上学几个字。

本朝开明,女子没有太多约束,许是□□皇后跟着□□一起打天下的原因,天下大定以后□□皇后便废了女子不能进学的规矩,京中女学颇多,虽说女子仍旧不能入朝为官,但寻常小女学几个字却没人管束。

荷香今年才七岁,年岁不算大,饶是去学个一年半载也能识上个把字,以后有些事不至于抓瞎,更不至于遭人蒙骗。

不过现在说这些尚早,真要拜师习字得等到年后,况且毕竟不是京城,镇上学堂的老秀才收不收女学生还另说。

赵大胜原来去窑厂干过活,元绣她大弟也去过,青砖要两文钱一块,青瓦也得一文钱一块。家中现在住的屋子是黄泥掺了干草脱坯垒的,屋顶盖的茅草常年漏雨。

青砖大瓦房肯定好上很多,至少下雨肯定不必再拿着盆四处接水了。

她到瓦窑村看过那些砖瓦,品质都很不错,当即就定下了,待砖瓦烧好,到了日子瓦窑就会遣人送过来,村里人也等着砖到,二十文一天,中午还能留下吃一餐饭。

这些是寻常人家盖房的正常水平,元绣也不想太出挑,饭食做的好些就行,有些人家盖房时烧的饭比平日里还稀,干活的人心里便有意见,屋盖完这家名声也臭了。

家里素菜都是李兰花自己另在小河湾边上开了一亩荒地种出来的,村里开荒地的人家很多,官府也没人管,左右拿不到地契就是。只种种菜大家也不想着什么地契不地契的,便是哪天不给种了,把菜铲了也值不得几文钱。

地里萝卜白菜这时候都能收了,李兰花腌菜的手艺很不错,现在腌起来能吃上好久。

元绣没回来之前,家里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几口腌菜的大缸。领着两个小的把缸刷过,又放太阳底下晒得透透的,元绣才开始帮着她娘腌白菜。

腌菜最看重的就是水,宫里贵人用的水是寒清山上引下来的山泉水,水中上等,最是甘冽,一般宫女太监用的才是井水。

元绣捧着打算用来腌菜的泉水喝了一口,这水也是山上淌下来的,一日得不了多少,李兰花今儿早起先去守着,这才接了一小瓮回来。

元绣尝着,这泉水比起寒清山上的泉水不遑多让,第一步就赢了,难怪腌的菜好吃呢。

李氏腌菜手艺好整个村子都知道,前些年一家子日子过得稀烂,但年年到了这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求着她帮着腌菜。

不过也不是白帮忙的,多的拿些鸡蛋布头,少的抓些花生大枣。

年年光是替人家腌菜,也能收不少小东西。听李兰花说完,元绣便忍不住笑了,这怕也是想着帮帮她们家,毕竟一个村子住的,老老弱弱没个顶梁柱,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一家越来越潦倒。

院子里摞了一堆菜,原本村中人都想着元绣回来了,赵家如今看着也不差钱,这菜一个都没送,还是李氏问了相熟的婶子今年要不要帮着腌,大家这才接二连三过来打招呼,说要李兰花帮忙腌菜。

自家腌的倒也能吃,不过味道次许多罢了。

双井村人口不多,姓氏杂乱,具都是当初战乱或是逃荒到双井村的,没个正经氏族,所以杨老财欺负起来毫不手软,瞧瞧周边另几个村子,他再厉害不敢去强占人家的田地。

说来也巧,窑厂刚好有人退定,因此本来需要等上一个月的青砖就给提前送过来了,伙计赶着七八头大青骡子送了几趟,除开路上颠坏的,窑厂掌事的还多送了几十块。

能提前送到最好,若再等上一月,只怕天太冷,干活不易也就算了,新起的屋子晒不干,只怕住着也危险。

青砖一到,就能开始动工了,原先几间草屋跟那些烂篱笆都扒了。村里有个娘娘庙,初一十五家家去上香,也是二间屋,赵家给娘娘庙里的娘娘摆了贡品,一家人就暂时把东西搬来娘娘庙 ,这几日她们也暂住娘娘庙里头。

元绣白天去隔壁婶子家借灶屋烧饭,李氏就在娘娘庙看着东西,顺道把前几日没腌完的菜赶紧收拾了,在过些时候菜就干巴了。元绣做饭手艺自不必说,再有天天鱼肉大吃着,干活的人手里都很有一把子力气。

先是夯地基,原先买宅基地那会儿已经夯过一遍了,元绣还是叫赵大胜带人重新夯了一遍。地基打好了,往后几十年都不必担心房子不稳。

这也是个体力活,一群人抬着石夯捶打地面,一直到土地变得扎实才换另一处继续。

乡间人来干活,没有想着要偷懒的,中午元绣把饭菜送过来,他们吃完歇息片刻就继续干。朝后天越来越冷,总不能叫赵家人一直住在娘娘庙里头。

中午吃的是肥五花烧干豆角,肉元绣一早去镇上称的,再一个猪油渣爆白菜跟辣椒炒鸡蛋,这几天地里萝卜长得好,早上买肉时人家送了大骨头,元绣便就着萝卜炖了大骨汤。

北方人吃不惯米,元绣就蒸了两锅掺了玉米面的馍馍,个顶个的大,中午一人两个馍并着这些菜,个个吃的油光满面。

也有舍不得吃的,自己带了干粮,分的两个大馍都带回去叫孩子们塞个嘴。

元绣此举,叫大家心里也舒服,干活愈发卖力,这才几天功夫,新起的屋子都有个样儿了,她照例每日中午去送饭。

中午大家伙才吃完饭,上头宋家庄有个叫杨有发的就带着人上门了,他知道赵家六亩上等田今年颗粒无收,因此特地来问赵大胜要不要把六亩地卖掉。

赵家那些田地,就像是煮熟的鸭子,眼见鸭子要飞了,他自然得过来继续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