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在秀英姑姑怀里,听爷爷和秀英说话,言语间就谈到几个孩子。爷爷说:“大孙女太笨了,老二老三不笨,但也不聪明,而且懒,都没出息。只有这个小的最聪明、最懂事,我看她是个好苗子。”
秀英笑问杨鑫说:“快要上学了吧?”
杨鑫被秀英姑姑哄高兴起来:“妈妈说,今年九月份送我去幼儿园。”
秀英说:“好好读书。”
杨鑫说:“我会的!”
杨文修想起往事,叹说:“你小时候也聪明,读书也用功。你两个弟弟,成天在学校偷鸡摸狗不学好,可我总认为男孩有出息,要好好培养,女孩培养了没用,所以精力都放在你两个弟弟身上。哎,浪费了。我当初要是肯用心培养你,兴许你会是咱们家唯一一个大学生。”
秀英笑笑:“都过去的事了,说那些干啥。我没有怪爸爸,咱们家穷,我知道。”
杨文修回忆了一下,说:“也不是很穷。我在单位工作,一个月几十块。要是成心想供你读书,也是供的起的。只是没上心。”
秀英无话可说。
爸爸是偏心的。
秀英从小就知道,爸爸偏心两个弟弟。虽然爸爸从小也没打过她,没骂过她,也会疼她,但明显和疼弟弟们不一样。
她都长大了,结婚了,这辈子都定了型了,再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杨文修感慨说:“三个孩子,一个都没教好。”
秀英默默无语。
杨鑫好奇说:“秀英姑姑成绩也很好呀?”
杨文修说:“你秀英姑姑,读书时成绩一直是班级前三。学校读书,回家帮妈妈干活,最勤快最懂事了。”
杨鑫说:“秀英姑姑念到几年级呀?”
杨文修说:“初中毕业。”
杨鑫说:“那你为啥不供秀英姑姑读高中,读大学呀?”
杨文修说:“因为你秀英姑姑是女孩,爷爷以前重男轻女。”
秀英笑,对杨鑫说:“以后这个家就指望你读书了。你爷爷希望咱们家能出个大学生。”
杨鑫对自己的聪明很自信:“我肯定能考上的,我还要上名牌大学。”
秀英说:“你要上啥名牌大学?”
杨鑫说:“清华北大!”
秀英和杨文修都被逗笑了。什么清华北大,只是说说罢了。农村人提起大学,只知道清华北大,鼓励孩子用功读书,也说清华北大。实际上大人小孩都不知道清华北大究竟是个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