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头会让学子们主治一经,是因着先前的乡试便是只考一经。
甚至连放榜时,都是在各主治经义中择一魁首,排在前五,称作“五经魁”。
而现在却已经没有了这个说法。
乡试首场便要考三道经义,还都是必答,若是有学子忽视其他几经,则会导致在乡试首场中直接折戟。
首场的三道经义都写得一塌糊涂,那后头的文章作得再好,怕是也救不回来了。
学子们不曾有过主治某经,那么在答题时,就只须选择一门学得最为出彩的来答便是。
而穆空青学得最好的,便是《春秋》。
在五经题中,《礼记》与《诗经》应当是最多人选答的,《春秋》与《周易》则相对冷门。
穆空青选择研习《春秋》,也未尝没有选答者少的原由。
《周易》过于深奥,若是学得不精,便是半桶水贻笑大方。
《春秋》恰是写事,穆空青多少听过些后世史学家对于《春秋》所记之事的见解,于眼界方面多少要更开阔些。
加上写的人少,同质化的可能性也低,出彩的几率自然更大。
至于诏、判、表、诰等题,更多的还是考验书写格式,只要不出现诸如量刑出错、用词不严谨这等基础问题即可。
要说是这中间能叫学子们发挥的,便只有表了。
表,乃是臣子们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此番清江府乡试出的题乃是赈灾。
以四年前清江府的那场水患为例,要求考生们上表请批赈灾银。
这中间的考点有三。
一是格式用词。
二是对赈灾所需物资的大致了解。
三才是遣词造句。
穆空青同家中有过通信,自然知晓当初水灾的境况。
同时他也看过邸报,对朝廷当年下发了多少物资银两,实际用在百姓身上的又有多少,穆空青心中也有估算。
是以这一篇言事表,穆空青在言辞恳切的同时,也是将当年的情况如实写了出来。
即便他认为当初朝廷下放的赈灾银两有不妥之处,在写这封言事表时,也全做不知。
这可是朝廷已经施行的政令,若是不照着写,那不就是妥妥的对朝廷不满,又或是有暗讽上官之意?
同样的,若是有那等对此事并不了解的学子,只能凭着自己的猜测去写,万一写得出入过大,只怕今科也是无望。
第二场的考试比之首场轻松了不少,也没再有过忽降暴雨这种事,导致第三日放排的时间都比先前早了不少。
穆空青这回不仅好好洗了个澡,甚至还有空用个午膳,在家中好好休息了一日。
而第三场,是乡试的最后一场,也是最为耗神的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