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犹豫半天,为了秦琬的面子好看点,委婉地提醒:“是否还要加一条,若是做了后妃,育有皇嗣……”在他心里,这才是真正光宗耀祖,堪称祖坟上冒青烟的事情。
秦琬也不是没考虑到这一点,她立石壁是让学生有一种荣耀的感觉,为之努力奋斗,就像朝臣们无不以“名垂青史”为最高要求一般。如果将成为后妃的女子之名刻在石壁中,的确有助于提升皇族威望。
皇家开枝散叶当然是好事,可这是所有女子,只要生育功能在,就一定能做到的事情。有才学、有德行的女子,应当有更广阔的天地,秦琬教她们读书习字,骑射打猎,水利、农事、数算、典律等,是为了让女子认识到自己有用,不拘束在一方天地中,不是为了让她们多几分资本,好被男人多宠幸几次的。
权衡过后,秦琬还是舍弃了这个颇有诱惑的提议,冷然道:“如是樊姬,可。”
旁人不知樊姬是谁,没多大感触,陈玄却险些没趴下——像樊姬那样贤良又有胆识,德行出众,眼光深远的女子,数百年都未必出一个。就连楚国史官都说“楚之霸,樊姬之力也”,秦琬这要求……未免太高了吧?
第三百六十四章 弊端初显
纪清露恭敬地站在一旁,听见秦琬和陈玄的对话,不免有些自惭形秽。
因自身经历之故,她对皇室并不畏惧,唯独对知识崇敬有加。本以为这些日子已经学了不少,偏偏秦琬随口说的一个人名,她都不知道是谁,不知不觉地就将头埋了下去,脚步却没有丝毫停顿,亦步亦趋地跟着秦琬,听着她的点评。
秦琬显然对女学构想了许久,沿途提出了不少意见,待回到正厅,她挥了挥手,示意大部分伺候和护卫的人退下,才问纪清露:“清露,你可还记得故乡?或者,来长安的一路上,所见到的事情?”
纪清露心中一紧,不知秦琬问这话是什么意思,斟酌着回答:“在新安县的时候,妾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目光短浅。倒是来京路上,略涨了些见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