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刘彻的好心情没有维持太久。
等他入夏时分回到长安时,朝鲜之战迎来了一个意向不到的结局和更为详细的战役脉络。
简单来说,杨仆一路,因领兵无方损失惨重,以致贻误战机!最后竟然在战场上一边懒懒散散的打,一边劝说人家投降。跟朝鲜谈的怎么样也不跟荀彘说,各玩各的?
刘彻觉得,这要是能打赢,不知道是卫满先气活过来?还是自己要检讨,是不是这些年给朝鲜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实在是过于差了?
而荀彘,虽然速战速决围城而攻,却仅仅因为没有说通杨仆配合,就胆大包天的联合济南太守公孙卿把杨仆给绑了,一人接手大军招降了朝鲜!
两人都说对方乱了自己招降朝鲜的节奏,互相诋毁!
这让刘彻愈加愤怒,尤其是对荀彘,刘彻对他满腔的欣赏和喜爱,尽数化为了怒气!
说不通同级同僚,就干脆收押了他??那以后是不是政见不合就能拔剑拼命啊!自己不让他干什么,他就要造反?
就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也不是这么用的,况且卫青都没这么做过,谁给荀彘的胆子和权力??
是真不亲自挣钱,不知道心疼钱财!他们两个在外消耗近一年,竟然不是因为对手太强,而是两人误会?
什么狗血误会和沟通不畅,竟然一年都没有解决?
刘彻突然不是很想回家了,刘据提前说的两种,两将不合和军无战力的情况都出现了!难道自己还要装着大方,跟儿子说,我儿有先见之明,以后继续多多谏言么?
刘彻自问,他没有那个低头的身段,也没有那个脸!更不知道怎么去问责卫子夫!
最后,刘彻听着满宫的流言,皇后与太子因怕失宠,常感不安。,颇为无力!
他不想去生气了,只想明白点告诉刘据和卫子夫继续谏言,好吗?
卫青奉命,把这个意思的文绉绉的一段话,大张旗鼓的传到了椒房殿和太子府。
椒房殿内只有卫青和刘据,
卫子夫也没有必要演下去,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刘彻真正在意的点,不是刘据和他争执,而是在不他不喜欢的刘据因为战事和他争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