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儒秀一见客人都在外面冻着,便赶忙叫小厮拿出了铺里早早备好的数把纸伞,都分给了铺外的客人。
客人本就对这位讲师颇有好感,经过这件事,回去后都称赞着讲师的好心,说苏州这一片来了位小菩萨。
后来的几日都飘着雪,把朱墙盖成了汉白玉,一层一层地摞着。张儒秀的名声也愈传愈广,竟传到了知州处。
十二月初一,雪落得太大,外面堆着足有半人高。
富知州匆匆上衙,若不是衙里来了件事,指不定他现在还游离在酒楼里,吃着酒听着曲儿,好不自在。
原来是下面一个小县因着连日落雪,闹了小饥荒。
县官拿粮还要向上报,一层层报到衙里,才能批下来一波粮。偏偏饥荒开始闹起来的那几日,正是知州定下的放假日。
县里的小官也不敢惊扰知州老爷,便凑着几个村的粮食,等着知州上衙再报上去。
富知州揉着酒足饭饱的小腹坐到案桌旁,刚从放纵中走出来,便接了个雷。
饥荒可不是小事,处理不好还会闹到京都去。富知州一把年纪,也不想在享天伦之乐的年岁里惹了大事,便赶忙召集衙里的官开着会,叫人赶紧把粮批下去。
“这才歇了几日,就有事生了出来。正是赶巧,平日里兢兢业业坐在衙里半天,也不见传来个要紧事。这一歇,公服差点就没了。”会上,知州感叹道。
“君实,你来安排这次的事。两日之内,一定要把粮给送过去。这粮粟可多却万不能少,定要叫百姓都安好。”
司马光听了知州这话,微微颔首。
衙里谁不知,富知州极为信赖判官,除了军权,几乎把大小事权都推给了判官。
不过这位小判官确实有能力,做事踏实,效率又高,时不时还会给这帮同僚分红。同僚得了好处,自然捧着他。
不过,还是有位推官提了个点子。
“求乐巷里出了位女讲师,近日来一直在帮衬着衙里压着民间那些不好的风声。这本事愈传愈神,在这片可是被人称作女菩萨。不过这次下县,也请这位讲师一同前去,帮衬着安抚民心。回来时,衙里再给些好处,两方都落好。”
富知州倒是对这些玄乎事不感兴趣,不过既然推官提出了,倒也是个应急的法子。思来想去,还是觉着要问问司马光的意见。
“君实,你觉着这法子如何?可行么?”富知州看向一旁的司马光,话说出口,却见人皱着眉头,不满之意直接溢了出去。
司马光自然不愿叫张儒秀做这些抛头露面的事,要紧时候,不想着派些官员前去镇抚,反倒是倚靠一位小娘子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