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的路上就隐隐猜到了,朱若兰这时叫她来,必然是为了和易家结亲的事。
这个意料之中的意外, 随着朱若兰苦口婆心的劝导,让她的心一截一截的发冷。
不过, 她还是仔细地思考了下方才朱若兰所说的孟岩的难处。
他如今明面上被调到了宁国公手下当差,实则是得了宋祈的暗示,帮他盯宁国公的梢。
这种夹在君主和权臣之间的处境, 让他两边都不好轻易得罪, 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个把明哲保身奉为人生箴言之人……
清黛忽地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当时孟岩之所以故意摆出一副对这门亲事动心的模样, 多半就是为了激得清照沉不住气, 出言反抗,他便好借坡下驴, 以女儿不谙礼数、担不起公府宗妇为由婉拒易家。
至于朱若兰想用清黛换清照的想法, 则是趁他这时候又出门当差之机提出来的,他想来多半还不知道。
朱若兰应该是想着先说服了清黛再反过去劝孟岩, 来一个先斩后奏, 从而达到目的。
想到这里, 清黛不禁如临大敌地闭了闭眼。
见清黛一直不出声, 朱若兰便又继续往下说,“宁国府树大根深,家大业大,那小公爷将来又要承袭爵,原本以你的出身是还不够去他家攀亲的,但拗不过他对你青眼有加,我适才在你姐姐走开之后也试着探过康和郡主的口风,亦并非你姐姐不可。…且你与她家刚刚出门的女儿又一向要好,宁国府中也还有你小姑姑在,你嫁过去内外都有咱们自己人给你撑腰。”
瞧这人多精算啊,从前易君彦唐突清黛的时候,她担心传出去会连带着影响到她自己女儿的名声,乐得装出一副黑白分明的模样,帮她找借口回避。
等到现在康和郡主亲自登门求亲,她既不想亲生女儿嫁得不如意,又舍不得宁国府这样一门可以助威远侯府脱离勋爵末流的大好亲事,便一抹脸,再来拿清黛顶包。
顶包就算了,如今的宁国府明明是跋扈恣睢、权高震主,她非闭着眼睛说他们那是家大业大,易君彦的不知分寸几次直接间接陷清黛于泥沼,她却说这是对她青眼有加?
还有她小姑姑孟樱,谁不知道孟樱在宁国府过得如何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别说是康和郡主,哪怕是易令舟面前她都没有说话的份儿,清黛还能指望日后她给自己撑腰?
这些哄鬼的话,亏她说得出口。
清黛心里气得只想笑,直恨不得立即拍案而起,问问她朱若兰,这,就是她之前所言,万事以侯府利益为重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