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顾棠提着行李又去出差了。
她的这个系列报道,已经渐渐成了《经济报》的牌面,尤其是看这些报道都是被什么报社转载,连《经济报》的总编辑都有点羡慕。
顾棠去的是南口市,这里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整个城市到处都在搞建设,遍地都是工厂。
在内陆一点的地方,人们还盘算着多工作两年,工龄折算进去之后买福利房还能便宜一点的时候,南口市的房价已经上千了。
拿上辈子最后破产的糖果厂来说,车间包糖还是一人一个桌子,有人提着一塑料袋的东西来回分原料,南口市这边已经有了流水线的概念,每人一个工序,效率最大化。
顾棠这次来采访的就是南口市的电子代工厂,还是个未来能从代工厂转型成自主研发,有自己产品的大型电子厂。
车间里长长的流水线,两边坐着工人在不停的拧螺丝,别说还挺亲切的。
顾棠道:“我能拍两张照片吗?”
“可以,但是不要打搅工人。”
这个顾棠也懂,流水线一旦某个工序出问题,后头影响太大了。
“你们现在——”顾棠脑海里电光一闪,她忽然冒出个念头来,她换了个话题,“我在国外的时候,他们已经用上电动螺丝刀了,尤其是流水线上作业,效率会提升很多,你们没有这个打算吗?”
车间主任看了她一眼,表情轻松了一点,“看来你是了解过这个行业。电动螺丝刀是比较贵的,从国外进口的话,单把价格上千,我们核算过成本,目前是不需要的。”
问到了自己想知道的,顾棠又把话题拉了回来,“你们工厂一共有多少工人,全部都包吃住吗?下工之后,我能不能采访几个工人?”
顾棠在南口市待了快十天,几个大厂都跑遍了,完全没有电动螺丝刀的身影。
这个东西非常容易忽视,但又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没两年,特别是大厂,就得全部换上电动螺丝刀。
等到科技发达的时候,甚至会有专门的机械臂负责拧螺丝。
顾棠有了主意,等回到西海市,放下行李就直接去找顾大志了。
“爸,咱们做个电动螺丝刀。”
顾大志看了她一眼,道:“电动螺丝刀?你要干嘛?”虽然是个钳工,但是这东西想也知道是干嘛的。
“国外进口的电动螺丝刀一把要上千,这东西又不难做,成本也高不到哪儿去,南口的电子厂一个厂子就能进上万把。你知道南口的电子厂有多少人吗?上百万。”
“而且他们不仅在南口有代工厂,别的国家也有呀,这市场多大?你们厂子不是要参加展会吗?”
这大小也算个机电一体化产品。
顾大志皱了皱眉头,“我想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