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和易沉沉一叹息,歪头解下钗环,忽而听春翠报说大姑娘来了,眼里登时亮起来,“快让大姐姐进来。”
人还未至,远远便听见年轻女子间的嬉笑声,待秋红打起竹帘,两道身影一前一后,原来大嫂嫂赵氏也来了,说是在院外巧遇上。
大嫂嫂赵氏比姐俩儿略长两岁,差不多的年纪,平日总能玩到一处去,这会儿命了身后丫鬟捧一个针线簸箕,弯弯的柳叶眉下笑盈盈的,“我正愁找不到人帮手缝衣服呢,这下好,一下来了俩。”
姐姐夏凤鸣自抬着一个极漂亮的四方食盒,“方才女夫子送我一盒打南边儿来的福桔饼,我原还想迟些送给嫂嫂尝尝新鲜来着。”
出嫁前,夏和易最喜欢大嫂嫂和姐姐了,大嫂嫂贤淑温婉,姐姐端庄大方,每逢她犯了事儿被潘氏抓个正着,嫂嫂和姐姐总是一味袒护她。在夏和易的记忆里,至少在她进宫之前,嫂嫂和姐姐都待她极是溺爱。
“如此倒正好了,在我这儿吃了回去,省得姐姐多一趟脚程。”夏和易一面让丫鬟沏配点心的茶水,一面热络地招呼,“大嫂嫂,姐姐,快坐。”
四四方方的一腿三牙桌,一人一面坐下来,占了三边儿。大嫂嫂看看夏和易,笑了,“怪事,今儿易姐儿竟是不闹着要坐中间了。”
夏和易愣了下,方想起来,出嫁前她若是见着大嫂嫂和姐姐,一定会搬个圆凳坐在中间,紧紧挨着她俩,一左一右挽着手臂。
小孩儿心性的习惯,回想起来多有些赧然,夏和易颇难为地低了头,“嫂嫂不要打趣我了,我可是个大人了。”
又引得一阵笑。
刚泡好的新茶配上点心,各自分吃了些,夏和易让丫鬟把茶盘都撤下去,腾出桌面帮赵氏裁衣裳。
赵氏上个月刚查出有孕,轮廓上大体还看不出来,为人母亲的心已开始思量,府里虽养了手艺精巧的绣娘,但做母亲的,毕竟是想亲手为孩子缝制些小衣裳。
窗外的雨依旧像是从缺口的天碗里往下倒,屋里昏暗得紧,夏和易让丫鬟燃了灯,青花烛台掌了一溜,依旧不够亮堂。
好在小娃娃的衣裳没太多板式,讲究的是布料细致,做起来并不算困难。
上好的布料铺开了,夏和易站起来掖住边角,笑着自领了职责,“我替大嫂嫂压边儿。”
赵氏和夏凤鸣对视一眼,笑道:“哟,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啦。”
三个人边做边聊,嘻嘻哈哈闹了一阵,话题自然而然说到早前登门的荣康公家。
夏和易避开戴思安那些个陋习,只像待嫁娘一样害羞掩嘴笑,“我也不懂这些个,横竖母亲说好的,定然差不到哪儿去。”
夏凤鸣举着剪子,仔仔细细沿轮廓线裁开布料,像是顺嘴接道:“将来二公子到底是要袭爵位的,日子总归是有盼头。”
夏和易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