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关于这段家公子的一个外号,人送“冷面煞神”。其中威力, 可见一斑。祯儿妹妹若得见此人,万不要被吓着了。将他当做我祖母的脾性, 想来会叫人好受许多。
祯儿妹妹大约不知, 祖母给我的信中也提到了你,说你支开姚嬷嬷, 为她偷偷挽了京城中时兴的妇人髻,手艺很是灵巧。只是我祖母亦有薄面皮, 当日并未表现得很欣喜,心中实则不然。我在此替她谢过你。
奉山今年冬日里落了场雪,这封信是我在雪地亭中温酒时写下的,不过祯儿妹妹放心, 喝酒时并无旁人在侧,所以算不得在外。
现下酒已温好,纸笔草草不尽。
即问近安。
……
陆宜祯逐字逐句地将这一封信看完,随即端端正正地把它叠好,装进信封,又从柜中捧出一个小木盒来,把信封收进了小木盒里。
这两年,隋意从奉山寄来的信已经快要把木盒子塞满了。
但他一次也没有回京。
小姑娘也从初初分别的思念苦闷中挣脱了出来,到如今,仅在四下无人的时候,偶尔才会想念起他。
只是成人之礼没能教他见到自己最美的模样,总归是一桩缺憾。
不过这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他的礼物一直伴着她。
就比如那日额上的花钿,又比如及笄礼当天比谁都叫得欢快的陆小嗝。
陆宜祯总觉得自己的成人礼到得慢了些。
慢到那些早早扎根于心中的、浓烈的少女心事,已在流淌的时间里缓缓地化成了一湾细水。
她时常会给隋意回信,大到京城的官员变动、律令变化,小到今日吃了什么、说了什么话,就好像他从未离开一样。
小姑娘当然也存了自己的小心思。
有些事情,她是万万不会在给隋意的信中提及的。
就好比:她去靖国公府探望隋家老太太时,间或会碰上前来与隋燕氏叙话的宁嘉县主,甚至极少数时候,还碰上了跟在宁嘉身后的徐宛竹。
……
意哥哥,展信安:
你送徐家大哥哥的礼物没有迟到,只不过徐家大哥哥总是念叨你“薄情寡义”,连他的婚宴也不来出席。但你放心,我已在他面前说了你许多的好话,只要十句能有一句入耳,想必他便也能明白你的难处。
其实及笄于我而言,带来的变化并不算很大。爹爹娘亲不似英武侯夫妇一般,他们并不着急为我说亲,还时常同我感叹,要是我能在家多陪他们几年就好了。
但近来京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官家终于吃不消太后娘娘和朝臣的念叨,预备采选秀女入宫了。
十日前,宫中采选的内官也来我家看过,还把我的名字记在了名簿上。可我并不想要入宫,那几日急得不得了,向徐家三姐姐和毓儿姐姐一打听,得知她们也被记了簿子,心里这才稍稍安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