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司:“……”还是哄骗他的吧?就像小时候一样。
那些客套地显得生疏的话过去,裴君倒了一杯茶,漱掉口中的酸味儿,问他:“明年春闱,你可要参加?”
裴司立即放下碟子,一本正经道:“先前与先生、老族长皆商议过,以我如今的学问,有可能会落榜,但也该下场一试,权当阅历。”
裴君又问:“小叔呢?”
裴司道:“小叔的岳父王先生与老族长说,想让小叔下一科再下场。”
襄陵县只有两位举人先生,裴定之的岳父便是其中一位,正是对方精心教导,裴定之才终于在去年考中秀才。
裴司的妻子,则是本县县丞的女儿。
两人的学业,岳家都给予了十分大的帮助。
而裴家年轻子弟婚事越来越好,便是因为子弟出息,有兴家之兆。
裴君点头,“你当初考中秀才,怎么没去晋州书院读书?”
裴司道:“去过,只是学子间交际太多,而且很多人知道我是你族弟之后,总是邀请我宴饮,有些人我无法拒绝,老族长便叫我回来闭门读书了。”
“我也认为,若是分心而无法读书,不如回来。”
裴君瞧他神色没什么不满,嘴角上扬,“待我走时,你与我一起入京,我想办法为你找个先生。若是明年不中,我再作其他安排。”
“入京后,你住在我府上,除非文会,其他全都拒绝,不必瞻前顾后。”
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为裴家子弟请一位好先生,裴家底蕴不够,子弟读书上多有吃亏,若能有一个好先生在族学中教导,对他们才更为有利。
不过合适的先生,一时半会儿寻不到,也不见得愿意住到襄陵县或是南望村,需得慢慢找。
裴司却是有些担忧,“是否会得罪人?”
裴君不以为意:“若连这点小事都扛不住,我何必还留在官场中?你只管努力读书考得功名,旁的事情,有我这个阿兄担着。”
裴司闻言,坚定地应道:“我定会尽力。”
裴君在战场上,有闲暇时间也是读兵书,很久没有沉下心读过经史子集,后面的路程,便与裴司随便聊聊,当是彼此学习。
待到马车进入襄陵县城,先送裴司回到他家所在的外街,随后便赶至外祖刘家。
刘家还是住在原来的宅子,裴君在马车中,掀开车帘,看着熟悉的街巷,听着街口与多年前相差无几的叫卖声,思绪渐渐飘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