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213页(2 / 2)

在京城贡院过了一天一夜,初九早晨六时举人覆试正式开考,监考官如期给他们发放考卷和之前他们提交在礼部的答题纸,文靖安拿到考卷先看题目,果然是一道四书文一道试帖诗,两道题目都不难,加上之前他们已经找林宁宴模拟过,看完题目稍加思索便已破题,在脑海中罗列文章所需材料,迅速打好了腹稿。

一篇八股文一气呵成,不多时,一不首五言八韵诗也出来了,精修之后他用工整的馆阁体誊抄到答卷纸上,再复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别字,明远楼那边也才敲过巳正(10:00)的钟声而已,不知道是覆试的题目简单了还是他的答题速度变快了,这个举人覆试在他笔下就这么算完成了。

一直等到中午十二时,监考官示意可以交卷,他就不再多等将卷子交了上去,陈崇章和他差不多,也是第一批次离开贡院。

举人覆试考试流程相对简单,改卷工作也是神速,按照往年的规矩,皇帝钦命的阅卷大臣和礼部的官员在考试结束的第四天就能把全部的考卷改完,把所有考生按照成绩分成五等,但并不会在当天发榜,而是先走一个流程把名单呈送给皇帝御览,数千人的名单皇帝也不会细看,也看不出什么,他会把这份名单教给他钦点的勘验大臣,勘验大臣将覆试考卷和乡试考卷对照,确认信息无误加上两份考卷水平相差不远就算该考生通过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覆试对考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在分为五等的名单里边,只有前面的第一、第二、第三等考生可以获得参加三月份会试的资格,第四等直接打道回府,三年后再战。但如果落得第五等,礼部会直接剥夺该考生的举人身份贬黜为平民!相当残忍!

正因如此,很多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举人会直接放弃参加会试,转而去吏部报到等待做官的资格,只是这样的话出身就低了,能不能当官得看关系和运气,即便当了官也是做个从八品的县丞或者九品的主簿,能熬到一个七品知县算是祖坟冒青烟,仕途顶了天。

总之,存在即合理,覆试并非只是形式。

第七日礼部那边放出举人覆试的名单,文靖安和陈崇章双喜临门,两人都是名列一等,都顺利获得会试资格,而且根据林宁宴的说法,名列覆试一等那就表明他们有很大可能在会试中考出来,因为一等的举人一般在五百名左右,而通过会试的举人一般在三百到四百人之间,他们能保持目前这个水平,无疑有很大的出头机会。

覆试这个结果和林宁宴这个说法无疑给文靖安和陈崇章带来了信心,对文靖安来说,他早就意识到科举艰难,那些张口就说自己能考状元的多半在戏台上,那些起笔就写考中状元的多半在晋江的科举文里,那是天大的臆想,根本不切实际,能考中进士已经比考上清华北大还要难了,文靖安将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觉得自己考个进士就不枉走这一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