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忠惠亲王已经费尽心思从海外找到了美洲的红薯,在南方、北方各地试种成功,产量惊人。这巨大的功劳,朝廷和皇上都看在眼中,岂能不给予回报?只是,他已封无可封,且再多的封赏对他而言,也是无甚用处的了。那么,他临终前提出的一些合情合理的要求,皇上自然不会拒绝。
忠惠亲王虽然逝去,但他创办下的事业,并没有因此消亡,在他高瞻远瞩的安排下,各种产业兴起,社会也在缓慢地发生细微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也会改变人,尽管不是那种轰轰烈烈地改革,不能骤然生效,但是‘念念不忘,终有回响’,忠惠亲王当初的努力没有白费。根基坚固的旧房子,内部出现了裂痕,慢慢风化,未必会引起人们太多警惕,但终会推动着这屋子的倒塌!
对自己,忠惠亲王更是做了尽善尽美的安排。他不止她留下了极丰厚的物质保障,也让她尽可能地得到了自由。林黛玉作为忠惠亲王的未亡人,朝廷和皇上对她极尽厚待,忠惠亲王的俸禄待遇一应保留,而且食亲王双俸,宫中凡有赏赐赏赐,忠惠王府从来都是头一份的,忠惠王妃仍然是帝国中身份最高的贵妇人,并不受忠惠亲王离世的影响。
当然,林黛玉这一生自然是不可能再嫁人了,她必须为忠惠亲王守节,作为皇家忠贞和伦理道德的象征。不久,皇上就命宗人府仔细斟酌,要在宗室中寻一个合适的孩子过继给忠惠王府,作为忠惠亲王和林黛玉的儿子,让其香火不绝。皇上对此事很是看重,吩咐要精挑细选,务必要寻一个出色又孝顺的孩子出来,日后好生奉养林黛玉,也让忠惠亲王在地下能安心。林黛玉并不在意这个,她知道忠惠也不会在意的,一应就由宫中处理。
皇上挑剔了几年,终于在一家远方宗室家中寻到了一个生母去世,父亲再娶的孩子,他在家中境遇不太好,人挺老实良善。皇上很满意,这样的孩子,经历过苦难,日后才会对忠惠王府归心。人品良善,又能保证日后执掌忠惠王府时,对朝廷忠诚,不作乱。
林黛玉就像当年对林晨曦一般对待自己的‘儿子’,关怀、照顾,教育他人生的道理,做到了母亲的本分。但不久,皇上就把那孩子接进宫中,和皇子们一起读书上学,休沐日才能回来。渐渐的,‘母子’二人就有些生疏起来。倒不是说那孩子不孝顺,他对待自己,还是极恭敬的。只是,他日复一日地更像这个时代的人,就像已经当了挺大官的林晨曦,嫁为人妇,安心满意地做着官家太太的林珠一般。尽管他们兄妹俩人对自己一直感恩亲热,但在自己心中,他们是在渐行渐远,让人怅然若失。是啊,本来,他不就是忠惠亲王世子么?他才是这个时代的正常人,终究不会像自己和忠惠那般的!
看出了皇上的心意,林黛玉沉默思索之后,也很少再插手那孩子的教育了。一年后,她向皇上提出,自己要入道门修道,以俗家善信的身份。忠惠亲王生前曾有一个心愿,就是走遍华夏的河山,在这天地之间逍遥自在,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可惜,碍于自己的身体不佳,又整日为国家和朝廷奔忙,一直不能如愿。如今,她这个未亡人立志要带着他生前留下的一枚护身符,代他游历天下,完成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