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青州城的瑞山太妃接到消息,更是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只可惜朝廷大军就在跟前,她就算有那个心思也走不开。
瑞山太妃只得一边派人运送厚礼回去给儿媳妇,一边愤愤道:“这群朝廷的走狗早不来,晚不来,偏要耽误本宫的大事儿。”
不止瑞山太妃这么想,朝廷大军驻扎的百姓也议论纷纷。
甚至有人嘀咕道:“皇帝老子说是要讨伐逆贼,可这群大兵来了之后吃喝拉撒,哪样不花钱,没钱了就从老百姓手里头拿,这到底谁是逆贼。”
“小声点,你不要命啦!”
“这地皮都刮了三遍,好不容易今年收成尚可,结果留下来的粮食还不如去年,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到时候大家吃什么喝什么?”
“是啊,他们那些大人物哪里会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
“怎么就不能想让大家伙儿过个好年呢?”
“你们这就不懂了,就是秋收过了,朝廷才有粮食打仗,不然就皇帝老儿后宫三千的昏君样,哪里来的银钱养那些当兵的。”
“你们听说没有,这昏君跟皇灵院那些灵师弄出什么焚血禁术,连儿子老子都杀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皇帝看不见的地方,汹涌的流言只会愈演愈烈。
朝廷大军也得要吃要喝,国库内库空虚,周帝一声令下,只让他们就地取材,于是便苦了当地的老百姓。
左右不是自己的底盘,这些将领搜刮起来更是毫不留情。
战争还未开始,竟便有老百姓盼着朝廷大败,只因为他们听说——瑞山城普通老百姓也能吃饱饭,穿暖衣,住上不透风的房子。
第148章 兵败如山倒
青州与丛阳城已经攻破, 插上了瑞山军的旗帜,城内将领要么被杀,要么投降。
马汉收拢两地残部, 瑞山军人数大涨,但新进的这部分人忠心难测, 他也不敢加以重任。
相比起来瑞山营旧部则平步青云, 已经爬到副统领位置的吴鸿不提,凡是在攻打过程中表现出色的都被一一提拔。
例如李大郎的弟弟,李三郎死在平川之战中, 李二郎当时受了伤, 养好之后没听父母劝告退伍,依旧留在了军中, 如今也掌管了百人小队。
因为是土生土长的瑞山城人, 李二郎官职不高, 却备受信任,又因为有一位在王府做事的亲大哥, 在马汉面前也能露脸。
此刻, 他正带人清理城池。
“都仔细着点, 发现可疑人物直接抓起来, 万万不可遗漏, 切记不可骚扰普通百姓。”李二郎牢记瑞山王的话,瑞山军军纪严明, 破城之后绝不肆意扰民。
说完这话, 他瞪了一眼其中几个士兵, 警告道:“你们以前怎么弄我不管, 但既然进了瑞山营, 就得守瑞山军的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