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永亭脸『色』青青白白,极为尴尬,她自那次悬梁之后,变了许多。她也说过她是因为那个缘故不再记得旧事的。
薛瑾的话音刚落,便有『性』急的人骂道:“说来说去,都是那狗皇帝不好,害死了永安候……”
他的话语成功地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同仇敌忾骂皇帝,夸萧泽,畅想美好未来。
薛瑾这才松了口气,用眼神安抚骆永亭。放心啦,儿子,妈没想着不要你。唉,话说养儿子可真累。
义军在宛州休整,他们也在宛州暂时安定下来。骆永亭出手阔绰,将自己从京中带来的钱财捐献给了义军,博得了上下的好感。他在宛州城声望渐起。
他见义军散『乱』无纪,忍不住出言说了几句。唐礼心中一动,向萧泽建议,让骆永亭前去训练新兵。
毕竟是永安候的独子,兵书啃了三年,其中不乏训兵练兵之法。他少年心『性』,做事务必要做到最好。这里又是他梦寐已久的地方,他在军营中混得如鱼得水。
薛瑾起初担心他骄纵任『性』,反复叮嘱他遇事要多想多看,不可鲁莽任『性』,要多想想他父亲当年是如何做的。
骆永亭一口应下,在军营里,他觉得他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的目标,颇有一种过去十几年都白活了的感觉。所谓少年得意,志得意满,大约便是如此吧。
他出身好,忠良之后,『性』子高傲,却能和士兵同甘共苦,全无一点大家子弟的骄纵。这样的军中骄阳,怎么不让人心生好感?
薛瑾心中甚慰,然而她并没有如愿做军医。宛州城内,义军将领们的家眷不多,仅有的几位也多是不大识字,无甚见识的。
唐礼跟薛瑾谈过话,希望她多和宛州城里富商乡绅家的女眷来往,有意无意向他们灌输义军的思想,争取得到她们思想上的支持。
薛瑾笑笑应下,对他们的好意心领了。她也知道她如今身子骨越发差了,别的活计只怕也干不了。
萧泽后来探视过她几次,他目光深邃,似乎有话要问,却屡屡开不了口。
他不说,薛瑾自然不问。于她而言,他只是陌生人。
她知道,她的病,『药』石罔效。她心里甚至隐隐觉得,她这不是病,而是因为她过来时,原主已经断了气。
她想,等到骆永亭功成名就的时候,她的任务就要完成了。她会离开,这具身体也会彻底*吧。
在京城的时候,她延请过不少名医,对她的症状都束手无策,大约是真的没救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