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承稷眸光淡淡扫过陆则,不怒自威:“外祖父和秦国公的大义,孤时刻铭感于心,太子妃还被围困于两堰山,孤取得青州城,却不解两堰山之围,岂不是叫天下人笑话?明日孤率兵前往两堰山,宋大人会代孤前去迎接舅舅一家。”
陆则被楚承稷那个眼神看得心口狂跳,躬身作揖时指尖都是凉的:“还是殿下思虑周到。”
楚承稷提到秦国公,又说秦筝还在两堰山,便是将他拿陆太师做文章的那番说辞给堵了回去。
陆家有陆太师以死明志,秦家不也有秦国公高风亮节么?
陆家人抵达青州了,太子妃却还被困在两堰山,他明日去接太子妃,无论如何都不为过。
陆则是个聪明人,此刻摸清了楚承稷的态度,这些日子也深知眼前人绝非是传言中那样的草包,往后是再不敢按陆家那边的授意提这些。
郢州陆家虽投奔了淮阳王,可依附淮阳王的世家不在少数,多陆家一个不多,少陆家一个不少。
郢州陆家这才想从太子下手,都知太子昏聩无能,只要陆家出手相助,那么太子对陆家还不是言听计从?
此时陆则方才明白陆老爷和陆老太爷的算盘是打错了,太子不会成为陆家的傀儡,但直觉告诉他,只要陆家谨守本分,陆家倒戈太子绝对比依附淮阳王好。
陆则退出去后,楚承稷半点不受影响地继续提笔挥墨。
陆则会提出那样的提议,他一点也不意外,从一开始给陆家送信去,他就料到了陆家一旦出手,往后必然会以这些功劳做胁为陆家谋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他把祁云寨的势力壮大了起来,一切跟利益有关的,都讲究制衡之道。
陆家的恩他记着,但现在就开始挟恩相报,只能说要么是陆家太看轻他,要么就是郢州陆家的掌舵人眼界心性都太差了些。
……
次日,天刚明,楚承稷和林尧就率领两千人马前往两堰山,抵达后林尧领一千人马往渡索道的山崖去,楚承稷则带兵正面围了山脚下那些官兵。
他昨夜就给秦筝写了信回去,说他会从堰窟回。
山崖那边的官兵没退路,更容易攻下,山脚这边地势开阔,他们此行带的兵马不多,怕官兵反扑,还是他亲自攻打稳妥些。
不过这一仗打得还是比楚承稷预想的容易,留守的官兵们听闻围困青州城的朝廷主力军已被击溃,主将薛演都死了,本就因断粮又被祁云寨天天烤肉折磨得军心溃散,这会儿哪还有战意,逃的逃,降的降,不可谓不狼狈。
秦筝一大早起来听说堰窟下方和后山都打起来了,立马就跑去找林昭了,哪里还顾得上看窗外有没有信鸽。
能在这个时候打回来,是楚承稷他们无疑,他们都回来了,秦筝自然也不会想到楚承稷昨夜竟还给自己写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