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你今天有空吗?”楚音音敲响了关嫂子家的门。
“我还不就这点事,怎么了小楚?”关嫂子整天在家看看孩子,做做家务就行了,也没别的事要做。
楚音音就道:“我想着去一趟村里,收点鸡蛋和菜回来,嫂子你要是没事的话,自行车可以借我一趟吗?”
“当然行,但这下着雨呢,你一个人咋去?要不我跟你一起去,给你撑着伞吧?”关嫂子道。
“没事,家里有雨衣,而且两个人,这伞也不好打。”楚音音不仅仅是去收鸡蛋和菜的,她还有其他的事,不太方便告诉关嫂子,“嫂子你要买什么不,我给你带回来?”
“我都行,你到时候都多买一点,给我匀一些就行。”
“成。”楚音音也不磨叽,回家穿好了雨衣推着自行车,把背篓固定在后座上,准备现在就出发,毕竟从村子里一来一回,光是路上就要一两个小时了,不早点去下午就没时间了。
楚音音一边骑自行车,一边在心里打着草稿,想着待会要怎么跟宋老太说才能让她接受做松子的事。
没错,楚音音决定让宋老太帮自己做松子。
这个念头虽然是心血来潮,但她想了想,越想越觉得可行。
首先是松子,这玩意儿不稀罕,这边山上到处都是松树,有松树的地方就有松塔,就能做松子。
而且宋老太家在农村,除了烧煤,更可以用柴灶,木柴不像煤,还要花钱买,用柴灶炒,连成本都能节约了,最重要的是,农村都是一栋栋的房子,不管干什么都安全很多,不用像楚音音那样偷偷摸摸的。
现在已经年底了,早就进入了农闲期,村里人不用下田,时间足够,相应的赚不到工分,也更想赚钱一些。宋老太家十多口人,孩子还要上学,哪怕是在农村开销也不少。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他们不敢做这门生意,毕竟要想长期合作的话,这件事楚音音肯定是要如实相告的。
万一宋老太一听发现是投机倒把,害怕有风险,哪怕能赚钱,也有可能不愿意干。
就像楚音音想的那样,最开始她说出来的时候,宋老太确实有些害怕,抖着唇问她:“这是投机倒把啊?”
楚音音也没隐瞒,点了点头。
宋老太一辈子的老实人,还从来没干过这个,一想起“投机倒把”这四个字,立马就想到了早些年间,红袖章把人拉到台子上批、斗的场景,一时有些犹豫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