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没有被女沙皇看似谦恭的态度以及与书信一同送来的重礼所迷惑住,在看完这封书信之后,他将这封书信重重地拍在了桌案上:“通知傅恒,准备与沙俄开战!”
自发出这封通牒书开始,乾隆所能够接受的回复就只有“同意”与“不同意”而已,没有第三种回答。叶卡捷琳娜二世既然拖拖拉拉的不想将属于大清的领土归还,那就由他们自己亲自取回来!
而另一方面,在莫斯科,女沙皇也向手底下的军官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女沙皇十分清楚,大清皇帝既然能够因为国土之事而向自己问罪,自己给出的那封书信不一定能够让他满意,既然如此,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若是依照双方签订的合约,归还历代沙皇侵吞的土地,自然可以稳住大清,但这不符合沙俄的利益,到了嘴里的肉岂有吐出去的道理?
叶卡捷琳娜二世这皇位本就是靠着推翻自己的丈夫得来的,底下的臣民们对她并不完全信服,若是她在这个时候再做出与沙俄利益背道而驰的事,那么她离被人推翻只怕就不远了。何况,向人低头,本也不符合叶卡捷琳娜二世本人的性格。
她需要一场大胜仗,来向沙俄的臣民们展现自己的能力,巩固自己的皇位。
顺利的话,沙俄可以在虎视眈眈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嗅到不对之前大败清军,让清军彻底闭嘴。
……
傅恒奉命作为主将前往中俄边境,与驻守在边境的守军联手进攻沙俄,这一次,他的三个儿子都追随于他的身旁。
长子福灵安已跟着傅恒一起经历了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事,行事沉稳值得人放心,却缺乏急智,在战场上难以立下奇功,却是个值得人放心托付后背的存在;次子福隆安在上回跟着傅恒一起攻下了大小和卓,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与福灵安相比,福隆安多了几分锐意,却少了几分沉稳,在作为先锋之时能够很好地将敌方切割开来,打乱敌方的步伐,但由于经验不足,心性不够沉稳,也有贪功冒进之嫌。
这一次,除了长子与次子之外,三子福康安也跟着傅恒上了战场。
傅恒嘴上不说,心里却明白,福康安单论资质而言,还在他的两位兄长之上。论谋略,他胜过长兄福灵安,论武艺,他比福隆安小了整整七八岁,然而自从前年开始,福隆安在与福康安对练之时就已是输多赢少。
在上书房中学习过“军事理论”,研读过“地理”并选修了“武器学”后,福康安理论知识储备量超过了他的两名兄长。他今年虽然只有十四岁,但他对沙俄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且略通俄文,这才是他这次会被傅恒带上的重要原因。
--